重要的是兩人有矛盾時,老公采取的方式是回避和沉默,并未對她表示明確支持,這更讓她憤憤不平。
這不是她第一次吐槽,我覺得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其實每對婆媳之間都會遇到這些性格觀念不同的問題,畢竟你們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畢竟前面二十年你們根本就不熟,畢竟有時跟自己的媽你也會吵兩句嘴。
不同的是每個人對這種婆媳差異的處理方法和運氣不同。有人幸運,遇見的是好相處的,婆媳關系總體和諧,有人不那么幸運,在婆媳關系中糾結得喘不過氣。
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不是她,她的婆婆也不是我的婆婆,對于她們婆媳之間的問題我只是旁觀者,所以沒有發言權。
不過,現在我也在做媳婦。得先承認,我的運氣比較好一點,遇到一個好相處的婆婆,所以婆媳關系還比較和諧。
能夠處理好婆媳關系,我覺得有三個觀點對我影響頗深。
觀點一:不要讓你老公證明在你比他的母親更重要這種事情。
我跟你媽同時掉水里,你救誰?
我跟你媽吵架,你幫誰?
你有問過你老公這種問題嗎?
哈哈,這簡直是世界難題,神仙估計也難給出完美答案,何況我們的老公都是凡人。
反過來,如果我們的老公問同樣的問題,你的答案會怎樣呢,嘿嘿!
不要讓這個男人在愛情和親情中作艱難選擇,時間長了,次數多了,他很可能累覺不愛。
在我跟先生訂婚后,我對他說過有點瘋狂的一番話。
如果哪天我跟你媽媽有矛盾,請你站在她那邊,不要傷她的心。因為,傷了我的心,一來,我們相處時間長,補救的機會多;二來,我年輕,經得住一點,后者當然是開玩笑的。我會盡量避免這個情況出現。
我沒有瘋,說出這樣的話自然也并非是毫無根據。
先生小時候家里窮,又體弱多病,一年生病的日子是大多數。為了照顧他,婆婆常常是整夜不睡陪著看著怕有一點閃失。
體力的消耗不說,精神上的煎熬才更讓人痛苦。再加上男孩子調皮,闖禍是家常便飯,這個母親她當得心驚膽戰。
婆婆對先生的付出,是我永遠望塵莫及的。所以,若哪天先生讓她傷心,那種傷心也會很巨大,我不忍心。因此,才有了那番瘋言瘋語。
別讓自己站到婆婆的對立面,你們不是敵人,別讓你的先生左右為難,證明他愛你勝過他母親,這樣做沒有任何正面意義。
觀點二:距離產生美
條件允許,就不要和婆婆住在一起,但最好要住得近。先說明一點,是否住在一起,這無關孝順,只是為了彼此能更好的相處。
人與人相處,講究分寸和距離,距離產生美感,太近容易產生問題和瑕疵。
生活中柴米油鹽的細節,有時挺磨人的,每個人都需要空間,天天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磕磕碰碰是自然。
但分開住,并不代表不看望父母,不照顧父母,這是兩碼事。
觀點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全職母親,很偉大,很了不起,我覺得。因為帶孩子既是一件幸福開心的事情,也是一件辛苦又需要耐心的事情。
如果你要當一個幸福的全職媽媽,可能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是經濟條件允許 ,其次是你的丈夫和公婆理解認同你在家帶孩子的價值,否則還是有一份工作為佳。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是規律,對每個人都起作用。
即使工作的薪水并不那么高,當你有錢可以養活自己時,你的內心才能多一份底氣多一份自信。
萬一婆媳關系出現矛盾時,你的婆婆也不會說你吃我兒子的,住我兒子的,什么都是我兒子打拼來的,你有什么資格不滿意,這種傷害你自尊的話。
另外,在很久之前看過一則新聞。講夫妻之間感情不好,妻子想離婚,但就是不敢離婚。主要原因是她已經很久沒有工作,她擔心離開這個男人養不活自己。
大部分的人,都會尊重能夠獨立的人,你的婆婆也是,你的丈夫也是。如果他們不屬于這個大部分的范圍,你可以考慮其他選擇。
以上的觀點,只是我的個人經驗,并不足以成為標準,并不代表正確。因為這只是我個人的人生觀,它不一定適合每一個的家庭,每個人的感情,僅供參考。
婆媳之間的事情看上去很復雜,其實也很簡單,做好自己,是讓一切變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