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一本書刷屏了《下班,你的人生后才開始》。看到的第一眼感覺十分勵志,熱血沸騰,有沖動馬上下班,開始新的人生哈。但是,細思,不對,為什么人生要下班才開始呢?上班的時候,難道我們不是在過自己的人生嗎?難道說上班就是為了等下班嗎?如此說來,上班是行尸走肉了。
可是就算準時上下班,一天上班的時間也有至少8個小時吧,再加上下班準備時間和路上交通大約2小時,這樣算下來,每天上班占用10小時,幾乎是一天24小時的一半了。如果上班不能算是人生,那就失去了人生的一半。那真是可悲的人生。
對待上班這件事,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觀點。西方社會認為工作是一種磨難,圣經里就講到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本來是不用工作的,因為偷吃了果子犯了罪,所以才被罰勞動工作的。所以西方人愛講工作和生活平衡 工作和生活是割裂開來的。
而東方的禪宗講的是修行,王陽明心學講究的是在世上磨礪,稻盛和夫講和工作戀愛。工作和生活是融為一體的。
兩種觀點我都了解和體驗過。
一開始,為了工作和生活平衡,我學習了GTD時間管理法。實踐兩年,工作效率確實提高了,但是,隨即發現,那意味著有更多的事等著要做,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焦慮的心也永遠沒法慢下來。
而當我開始體會禪宗所說的,活在當下,專心致志,把工作當修煉時。心就比較容易靜下了。因為不是把完成事情當成唯一的目標,而是在過程中體驗。不管最后結果如何,都是不一樣的體驗。這樣的人生,是不是更加豐富?
當然,我理解作者的意思是下班之后也要認真度過,不要虛度人生。當然,上班時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