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18歲,第一次參加高考,他的目標是北京大學,數學考了1分。雖然北大也曾錄取過數學零分的考生,朱自清、吳晗、“最后的才女”張充和。顯然那時的馬云不過普通人,沒有驚世駭俗的才華。
就連落榜后去應聘服務生,慘遭拒絕,因為老板嫌棄他又矮又丑。在一次他和周星馳對談的節目上,他曾云淡風輕地講:“24個去肯德基應聘服務員,結果23個人錄取了,只有我被淘汰了。”但是,鬼知道那時的他到底有多絕望。
父親看他意志消沉,就幫他找了一份蹬三輪車給雜志社送書的工作,也就是那時候他讀到了路遙的小說,給了他力量,馬云決定再戰。
第二次參加高考,數學考了19分,總分離錄取線差140分,再次落榜。本來還對他抱有一絲希望的父母也徹底失望了,勸他學門手藝,以后不至于餓死。可以想象,被父母否定的他該有多絕望。
那時候日劇《排球女將》在國內大火,小鹿純子從默默無聞的替補隊員,到國家隊不可或缺的主力,經歷了各種艱難困苦,但永不放棄的精神鼓舞了一代人,馬云也是其中一員。
之后,馬云再次打起精神,背著家人偷偷地復習,白天上班,晚上學習。每到周日,為了激勵自己好好讀書,總會早起趕一個小時的路到浙江大學圖書館讀書。
高考前,數學老師余先生嘲諷馬云:“馬云,你的數學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著寫。”馬云當然沒有當場反駁的底氣,只能暗暗努力。考試時,靠10個死記硬背的公式,他一個題一個題地去套,居然考出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79分。
似乎大仇得報,但是總分離本科線還差5分,再一次落榜,似乎功虧一簣。
不過,有心人天不負,那年杭州師范學院英語專業招生指標未滿,破格收錄英語優異者進入外語本科專業學習,馬云就是那個被選中的天命之子。他如愿上了大學,三年努力沒有白費。
后來,馬云一路開掛,雖然也經歷過挫折絕望,但都安然度過,成了世界頂尖的企業家。
高考倒計時48天,你如果懈怠了,請想一想馬云,想當服務員都被拒絕,哪里有什么退路;你如果成績差想放棄,再想想馬云被父母老師放棄,自己卻暗暗努力,你也可以。
冰心曾寫過一段話,非常感人,正好送給即將參加高考的朋友,或者生活中面臨絕望的朋友,“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
其實,孟子也早就勸我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你所經歷的苦難,不過是老天對你的磨練!人生總是絕處逢生,船到橋頭自然直!
題外話:馬云是不是因為高考跟數學較勁,才成就了后來阿里巴巴這樣萬億級的商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