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學生?白領?醫生?護士?……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如何把手里的書又快又有質量的讀完?
也許你在面臨著考試,也許你在面臨著自我提升?看著身邊的小伙伴毫不費力的讀完一本書,是不是好生羨慕?
那么正好,我跟你說說我今天的改變。
那是我讀完保羅·R.席列的《高倍速閱讀法》之后發生的。
得知這本書,是圈中的小伙伴推薦的,不得不說真的是一本好書。
如今是信息過剩的年代,被海量信息淹沒的人不在少數,使大多數人處于"文件休克"的狀態,并造成大腦短路。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看著海量的信息,自己卻無從下手?即使讀了,發現自己并沒有領會其精華,過了幾日就忘的一干二凈,跟自己沒有看一樣?那么你就更應該對癥下藥,看一下自己哪個步驟出錯了!
1.準備
弗朗西斯·培根說過: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需咀嚼消化。
換言之:讀一本書應該有一定的目的,有須讀其部分者,有須只讀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這就引出了我們準備的第一步驟。
明確目的
在閱讀的時候,你必須常回想自己的目的,這個習慣會打開你大腦中的開關,提高注意力。
集中學習模式
就是將注意點放在某個理想的位置,接下來讓我們在閱讀時放松身心,迅速進入理想的“集中學習模式”狀態,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橘子集中法,這種方法會讓你全身心的投入狀態(心流狀態)。
2.預習
提高長期記憶力
了解概況--看目錄
若有無目錄的書籍,如報紙、雜志、的報道或報告書,則應改變一下方法,大致瀏覽標題、各章小標題或黑體字,以及段落的開頭和結尾部分,切忌:這時候開始仔細閱讀
評價是否符合閱讀目的
決定是否閱讀
80/20法則:依據重要程度列出造成結果的因素時,排在前面20%的因素決定了80%的結果。
預習重要性→制作信息的整理箱,不讀沒有價值的讀物。
3.影像翻閱→王牌
影像翻閱旨在靈活運用大腦與生俱來的,潛意識層面的信息處理能力。
準備工作
強調目的性:
1.what?你要讀什么?
2.how?打算怎么讀?注意力集中在哪一部分?
3.why?為什么要用影像閱讀來翻閱這篇文章?
進入快速學習模式
利用深呼吸,讓自己進入快速學習的模式,讓自己的注意力集中
開始時自我肯定
進入攝像焦點狀態
攝像焦點的精髓在于“軟眼”這一全新用眼方式。“不見而觀”就是這個意思,就是要我們不固定焦點,學會讓視線分散,擴大眼的視野,試著在腦海中想象連著書頁4個角的X字。
4.復習
調查→使文章結構清晰
包括
題目、目錄、黑體字;封面和封底的語句;索引;本書的第一頁和最后一頁;黑體字和斜體字標注內容,大小標題;專欄數字,示意圖,圖表等;介紹報道,摘要,他人的感想和評論
尋找觸發詞
也就是找到核心關鍵詞(或多次使用的詞語),封面、目錄、每章的大標題和索引等都是觸發詞的線索。
提問
找到對你特別關鍵(特別想知道答案)的觸發詞,帶著疑問讀下去。
5.激活
激活包括:自然激活(過去的體驗+外界刺激);有意激活(制定計劃實施)
生產性休息→創造性偷懶
從影像翻閱過程收獲的信息,必須要使其在大腦中消化成熟,讓其稍作等待,讓信息完全進入大腦的神經網絡之后,再借用激活的手法從大腦中提取相關信息。
重申問題
超讀+摘讀;跳讀
超讀:將視線集中在每頁的中間,從第一行到最后一行快速滑動視線。
摘讀:在超讀過程中找到重點部分,重點閱讀
跳讀:迅速瀏覽文章,眼神迅速并不規則的跳動
繪制思維導圖
高速閱讀
即使讀不懂也要保持原有節奏繼續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