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全文3000字。
一般的電腦使用分三種需求,第一種是日常簡單的上網用Office,第二種是游戲達人,第三種是計算機專業學生、其他各種工科可能會涉及制圖、三維建模等需求的學生、藝術設計類學生。
本指南主要適用于即將步入大學或即將步入職場、需求主要限于第一種(也會對第三種需求提出購買建議)、希望能買一臺至少能用兩三年的電腦的孩紙。
其實滿足我下面提出的最低要求的電腦,用4年也都勉強可以,但不太建議,可能會各種卡頓。而且就經驗來說,現在的電腦到4年之后還能非常流暢運行常規應用的至少得1w2,直接買那么貴的電腦的莫不如現在買個便宜的,4年之后買新電腦。
本指南只對各項參數的需求做出描述,不指定推薦某個機器,希望大家可憑個人喜好挑選外觀。
按照本指南選擇下來的電腦可能會超出一些家長的預算。最便宜的也要至少要5000塊,但是請相信我這么多年的經驗以及身邊很多人的經歷,買更便宜的電腦,就相當于買了一個反應時快時慢甚至一直很慢極有可能在危急關頭掉鏈子的電腦,希望為孩子選電腦的家長不要坑了自己的孩子,如果預算太低的話,就攢點錢、別買電腦了。一時用不到電腦耽誤不了太多事,買了個便宜電腦可就是耽誤孩子好幾年的事了!??!
綜述:
這只是一種綜述,不詳細閱讀下面的具體說明就沒有任何意義
對于一般需求來說,cpu選用i5以上;內存選用8G容量以上;硬盤選擇250G以上固態硬盤;顯卡可有可無,沒有更好;顯示屏分辨率選擇19201080以上的廣視角屏*,觸控屏更佳;鍵盤和觸控板的手感比較重要,盡量要有鍵盤燈。滿足這類需求的本子往往重量較輕,也較為輕薄。
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金錢充裕的話,請選擇macbook pro
對于大部分工科學生以及藝術設計類學生,其實你們的電腦也不需要多強的顯卡,對于各類專業軟件如3d MAX、Maya、PS等,CPU和內存更加重要。
細節:
cpu:選擇intel的CPU,不要選擇AMD的CPU。要選擇i5或者i7的CPU。CPU的性能還跟后綴字母有關,目前主流的有U、M、MQ、HQ等等,為U的稍微差一些,但看看網頁寫寫Word都夠用,如果需要運行一些專業的工科建模軟件或者PS等軟件,請選擇性能強勁的CPU,具體可自行查詢型號。
內存:請至少選擇8G內存的機器,不要選擇4G內存的機器,有條件的話可以選擇16G內存。頻率其實不太重要,4G高頻的內存也肯定不如8G低頻的內存。
-
硬盤:硬盤是需要考慮更多的地方。
目前的硬盤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傳統的機械硬盤,另一種是最近幾年出的固態硬盤。這兩種硬盤的單買價格差距至少能有2-3倍,比如1T的較好的機械硬盤和120G的主流固態硬盤現在是一個價格,但日常使用中的性能其實差了幾倍甚至十余倍,部分指標可相差達到2-3個數量級(詳情可百度)。其實在2016年,單純的機械硬盤已經完全無法支撐win10操作系統的正常使用了。(請不要再使用win7系統了,win10在架構上比win7先進得多,雖然更吃硬件,但能為用戶提供的體驗也更好,甚至現在很多常用的軟件的最新版本也都有了停止支持win7的趨勢。)
其實,想要滿足大部分人日常使用,250G的硬盤就是足夠的。如果你心儀的筆記本提供了一塊250G的固態硬盤就最好了,如果只提供了128g的固態硬盤,恩,最好還是自己花錢升級吧,128G硬盤的筆記本電腦就相當與16G ROM的iphone,你懂的,裝幾首歌就滿了。當然,不差錢的話可以選擇512G甚至1T的固態硬盤,不過那就貴太多了,250G目前來說是一個夠用且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如果你心儀的筆記本只提供了1T甚至更高容量的機械硬盤,而沒有提供固態硬盤,也還ok,因為目前硬盤是大部分筆記本電腦上唯一一個能夠自行更換的元件。目前市面上的主流250G左右的固態硬盤在600-800塊錢左右。你可以買一塊250G的固態硬盤,把電腦上面帶的機械硬盤拿下來,再買一個移動硬盤盒(詳情可百度),你就可以擁有一個非??斓碾娔X和很大容量的移動硬盤了。
如果筆記本又帶機械硬盤又帶固態硬盤的話,其實也可以考慮把附帶的機械硬盤拆下來做移動硬盤,這樣一來可以減重,二來機械硬盤有個缺點就是怕劇烈晃動,而固態硬盤不怕,當你把機械硬盤從電腦上拆下來之后,整個電腦你就可以完全可以捧在手里,放在腿上,隨便擺弄都不用怕損傷電腦(摔地上另算),三來如果你單純使用固態硬盤,電腦的睡眠與喚醒時間就都會很快,而電腦睡眠時是能保存之前的各種軟件狀態的。這樣就可以提供一個合蓋即走,開蓋即工作的十分順暢的工作環境。
現在還有一種硬盤叫做混合硬盤,就是說一塊硬盤,里面既有固態的部分,也有機械的部分,建議不要選擇這種產品,因為這樣的硬盤給人的實際體驗是,即沒有固態硬盤的流暢速度,還有個機械硬盤的種種缺點比如怕劇烈晃動。
-
顯卡: 一般所說的顯卡是指獨立顯卡,它可以為畫面優美的大型游戲提供良好的視覺體驗。但其實Intel的CPU都附帶一塊集成顯卡,這塊集成顯卡的性能在日常的任何使用中都是絕對夠用的,大部分網絡游戲將畫面質量調低一些也都能玩。而大部分應用軟件包括PS、3D MAX等,非專業使用的話,有無顯卡差距其實很小,反倒是更好的CPU和更大的內存能獲得更好的體驗。
但市面上大部分筆記本都附帶獨立顯卡,動輒2G的顯存,其實性能也不算高,對于日常使用完全沒有任何助益,主要目的就是用來充門面騙錢。一些商家會說,如果集成顯卡壞掉了,沒有獨立顯卡電腦就沒法用了。恩,其實目前集成顯卡壞掉了,一般CPU也就一起壞掉了,那就直接換新的好了,有獨立顯卡也沒啥意義。
相反,獨立顯卡相比集成顯卡更加費電,斷電之后的電池續航可能會受到影響。一塊獨立顯卡加上對應的供電、散熱等措施會導致一個筆記本重至少200-500g,背著帶獨顯的筆記本出趟門,相當于多背了瓶水,咱這圖個啥呢。
-
顯示器: 這是一個最好去實體店體驗一下再做決定的部分。這塊有三點可以注意的。
第一點, 這是極其重要的:分辨率必須要至少19201080的,目前市場上很多都是1366768的分辨率,這種低分辨率的顯示器面板很可能都是3-4年前的顯示器面板,當初因為產能過剩導致的現在還在賣,這個分辨率在win8以后甚至有些界面的確認按鈕都因為顯示不全而點不到。在各種日常瀏覽網頁、寫Word文檔的時候,1366768的分辨率也遠遠不如19201080的分辨率,堅決不能要。
第二點, 最好是廣視角屏,目前市場上各種屏幕概念很多,但有一點是比較重要的,就是顯示屏的可視角度一定要大,家里有臺式電腦的老顯示器和新顯示器的,或者有老舊的手機和新的旗艦的手機的,想一想就能有些印象。比如在幾個人討論一個東西,要看你的屏幕的時候,以及一些其他的情境下的時候,一塊可視角度大的屏幕都是很重要的。
第三點, 這個可有可無,但這是一個能讓你幸福指數增加很多的特性,這就是觸控屏,你可能感覺筆記本電腦用觸控屏沒啥用,但是很多時候多了它能省很多事兒,win10本身也對觸控屏支持比較良好。也要注意,選觸控屏一定要選支持10點觸控的,非10點觸控的必然是以前的舊貨了,靈敏度可能都會很差,而正常優質的觸控屏的反應速度是跟手機一樣的。
-
鍵盤與觸控板:
鍵盤也是最好去實體店體驗一番的部件,部分筆記本自帶的鍵盤的觸感都奇差無比,用著既費力而累手。
觸控板也是很能體驗筆記本廠家誠意的地方,不同廠家的同價位筆記本的觸控板也可能差距很大,優秀的觸控板能讓你在很多工作中都不需要攜帶鼠標。
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最好帶鍵盤燈,亮度可調更好,一旦晚上各種原因不能開燈而你又急于使用電腦的話,就只有鍵盤燈才能拯救你的工作了。特別是不常用電腦的,鍵位都不熟,不帶鍵盤燈就直接關了電腦睡覺吧。
-
關于蘋果筆記本
現在的蘋果筆記本基本分為2個產品線,一個是macbook產品線,這個是由之前的macbook air筆記本進化而來的,其主要特點就是極輕極薄,能比較好的勝任日??淳W頁、寫word的用途。PS等軟件或者用來學習計算機專業就不用考慮了。Macbook air其實也在售,但各方面配置已經有些過時,不推薦購買。
另一條產品線就是retina macbook pro。推薦計算機專業及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使用。可以選擇16GB內存的版本,CPU和硬盤容量就請量力而行吧。并請不要安裝windows系統,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來說,蘋果筆記本的OSX操作系統(已更名為Mac OS)相比windows能幫助你更好的培養計算機思維,剛開始使用可能有些不習慣有些煩。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來說,大多數軟件都是有mac版本甚至有些軟件是只有mac版本的。有一些孩子吐槽,mac系統很多游戲都玩不了,但你用久了就會發現,蘋果能玩的游戲大多都是些精品游戲,這也倒能幫你減少篩選成本。還有很多很多優秀的軟件也是mac獨占的,就連office2016 for mac我記得也比office2016 for windows 出的早。mac的可用軟件資源比很多人想象中的多得多。
蘋果筆記本在今年下半年會推出一批新款,大約11月左右能買到,可以考慮等到那時候再購買新款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