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孔子曾評:“《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論語今讀》中的注文是:“《詩經》三百首,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不虛假。”注釋中又說:“蓋言詩三百篇,無論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寫衷曲,毫無偽托虛徐之意。”
? ? 古有王國維評人生的三大境界,今天也有不少人講到愛情的各種境界,恕我淺薄,無才寫出洋洋灑灑長篇大論。免不了被人嘲笑盡弄些風花雪月之言,但我手寫手心,重在品詩,只求自悅與無憾,雖不能達到思無邪的至真至情之高度,仍心向往之。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出處:《上邪》,漢樂府民歌《鼓吹曲辭》
? 全文:
? ?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
? ? ?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 ? 這首樂府民歌表達的是少女對幸福的向往和對愛情無所顧忌的追尋,“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相知,就是彼此知曉,心意相通,進而相好,相愛。“長命無絕衰”是說兩人的命運永生永世連結在一起,兩人的愛情永生永世不會衰退。前一句是表白對愛情的態(tài)度,后一句是進一層表白對愛情的堅貞。詩歌的后半段也因為瓊瑤小說里紫薇對爾康的深情吟唱而廣泛流傳,這樣轟轟烈烈的熾熱情感就像初戀的無所畏懼。在純真無邪的年紀,人人都有著“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愿景。
? ? 此為第一境。
所愛隔山海
山海不可平
出處:原句出處和創(chuàng)作背景難以查證,在知乎上搜到該詩《無題》由北京大學03級學生littlesen發(fā)表在北大未名bbs詩詞歌賦版。
? 全文:
? ? 曲曲池邊路,春來少人行
? ? 含水芙蓉葉,春去氣猶清
? ? 夕嵐分彩翠,高樹藏鶯聲
? ? 乍向風中看,花落更分明
? ? 徘徊覺露冷,清宵月影橫
? ? 泠泠砭肌髮,疑是曉寒生
? ? 一望可相見,一步如重城
? ? 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 ? 和所愛的人之間相距著高山大海,而這山海總無法逾越。一說這句常用來形容異地戀的艱苦和辛酸,但我讀來,更像是一種“襄王有夢,神女無心”的單相思。以前在小說里讀到過一句話,“無論你多么優(yōu)秀,有多少人疼愛,總有一個人,你求而不得,愛而無應,也就是這個人,讓你真正在愛情里長大”。除此之外,也有彼此相愛的兩人由于各種各樣的外界因素而分離,比如文學故事里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梁山伯和祝英臺,古往今來,古今中外,一以貫之。當然,我也很喜歡對這句話的續(xù)寫,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此愛翻山海,山海俱可平。
? ? 此為第二境。
朔風如解意
容易莫摧殘
出處:唐代崔道融的《梅花》
? ? ? ? ? ? ? ? ? ? ? 全文:
? ? 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 ?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 ?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 ?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 ? 梅花初放,花萼中含著白雪,即便入畫,恐難畫出她的神韻;花香中別有意味,清冷孤傲;似愁似病地和著笛聲欣賞她;呼嘯的北風啊,如果你知道她的心意,仍有憐梅之情,就請放慢腳步,精心呵護,怎忍她于寒風中再受傷害。
? ? 時光易逝,世事易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生活總是比藝術要殘酷地多,多年之后,那個吟詠乃敢與君絕的少男少女已然成熟。人的一生中,還有很多美好值得追尋,不一味地傷春悲秋,縱有酸楚難言,也借梅花自喻,愿有解意之人,與之偕老。
? ? 此為第三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