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是否經常會在每個月拿到工資后全部都還給銀行的時候,感嘆賺得太少?
你是否經常會跟風似的買了一大堆的網絡課課,就算學完,也感覺自己沒什么變化?
你是否還是會偶爾裝逼反醒一下自己要真的改變了,然而幾個月后人還是在原地不動?
都說80后就像時代的磨刀石,時代想怎么變,80后永遠都會是身先士卒,不是活得最短的就是死得最快的。
曾經有一位“學者”則說過,我們現在的焦慮,主要緣于我們賺得太少。
于是,我們的努力,全部用在如何賺更多。
02
學校、家長從小教導的思想是,好好讀書,將來找一份好的工作、穩定的工作,直到退休就能好好養老。
嗯,聽起來,這句話沒毛病。
那個時代的想法,的確是這樣,普通家庭追求的不就是一個安逸嘛。
可是,現在呢?誰還敢指望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或者說,穩定的工作存在嗎?
如果有人回答我說有,那我祝福你,祝福你的“穩定工作”一直都能穩定下去。
現代社會,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
想要體驗的東西太多,想要購買的物件也太多
但能力跟不上欲望,只想著獲得,沒有想著付出,遲早是要出問題的。
03
里德?霍夫曼在《至關重要的關系》中提出了ABZ法則:
A 代表自己目前主要收入來源的工作
B 代表自己喜歡且未來大有發展的業余愛好,且其具備超過A的潛力
Z 保障生存的
A:是指你現在正在從事的工作,每個月的工資就是你的主要經濟來源。
這個是我們每個都有的,也是每個人都追求的。
大部分人都在極其地努力升職加薪,這沒有錯。
讓自己的主要收入來源提高以滿足日常生活需求。
(這就足夠了嗎?,顯然不是!)
B:是指你可以發展出來一個或幾個你喜歡的,并且在將來能為您帶來第二收入來源的。
這個收入甚至能超越A。
也許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但現實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斜杠青年全部都實現了B的超越。
如知識網絡(簡書頭牌彭小六、在行排名第一行家Angie,產品經理弗蘭克),
他們都在本職工作之外,發展出可以授人以漁的B技能,
如知識管理,時間管理,寫作等。
C:是指底線原則。
成功并不是人人都能復制,如果每個人都去寫作,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可以靠這項技能來掙得收入的。
當A和B都沒有發展好,我們是必須要有一個Z法則,就是可以維持你生存的(讓你活下來的)的底線。
不論是銀行存款也好,理財金也好,保險也好。
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底線生存的意識。
04
朋友Max是一名世界五百強的銷售人員,進出高級辦公樓,衣食住行都必須有一定要求。
但收入是跟銷售業績掛鉤的,平均月薪1.5W,但幾乎仍入不敷出。
不過,她喜歡烘培,只要有時間就自己搗鼓,給自己做點心和蛋糕。
并漸漸做得有型有樣,拿到公司給大家一起分享。
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生日宴會或慶祝會上讓她主理蛋糕和點心,并支付報酬。
時間長了,她每周的烘培訂單都可以堆成小山,僅烘培月收入達3W多。
我問她這樣累不累啊,她說她現在很開心。
首先這兩項工作都是她喜歡的,所以能堅持,其次就是讓她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收入增加了,她開始做分配,除了日常開支,開始理財.
比如定投什么的,她說終有一天,她累了,想休息幾個月了,這些儲蓄能讓她不餓死就好了。
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也不要等到想到了才行動。及早給自己設定目標,永遠比別人早一步出發,你就永遠都會在別人前面。
作為先行者,我們肯定要面對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阻礙,但去克服和堅持,這些經歷,都是成長.
將來,你將會感謝現在如此拼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