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認識的時候,是在兩個公司的一個聯誼會上。我們屬于人人皆知的程序狗,大多還是單身被嫌棄的那種。對面是一群女白領,就是那種職業裝堪比模特還好看的那種。一大波的人擠在一塊兒,喝酒聊天,空氣里似乎都飄蕩著躁動興奮的氣味。而我向來不喜歡湊熱鬧,熱鬧注定是他們的。我找到一處僻靜的地方,安靜的坐著,有點后悔到來陪襯,和氣氛格格格不入。突然身邊來了一個女生,大概情況和我類似,我們就這樣互相靜靜的坐著,偶爾閑言幾句。直到她提出出去走走又不好意思一個人先離開,我恰有此意。初冬大街上,兩人并肩走著,談論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倒也輕松愉快。
人和人之間的緣分,有時候就是那么奇怪。一來二去,我和她很快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說來也奇怪,我是那種外冷內熱的人,情愿把自己的心房鎖的嚴嚴實實也愿意與人透露半分。但是不知為何,和她坐在一塊兒,總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舒服。年少之時,他人交朋友的準則都是各種折騰,所以我經常一人獨處,交朋友的原則只有一條,那就是不違背自己的內心,來者不拒,棄者不留。她是那種氣質型的美女,身材高挑,個性也挺好。在我的有限認知里,這樣的女孩子注定與我無緣。至于為何喜歡與我做朋友,大概是舒適。彼此從未強加于對方任何事情,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她也從來不缺追求者,光是在公司里就追求者估計有一個排,各型各款都有,豪爽型的富二代直接走過去表白,含蓄委婉的偽君子默默打探她的嗜好然后各種討好,還有一些更是伺機而動....但是她卻一概都毫不留情的謝絕之。當然不是因為我的存在,事實上,因為我,表白率起碼上升了10%,大概從選我做朋友,看到自己的可能性。其實這些追求者不乏年輕有為的好青年,我當然自愧不如卻也很奇怪,什么樣的人會對她的胃口。有次我們半夜喝酒,喝的頭昏腦漲。她突然看了下手機,然后淚眼朦朧,我一時驚慌起來。這才知道,原來相戀3年的前男友希望復合。可她終究還是沒有答應,個中緣由也不得而知。
“如果他當初再多那么一點堅強,我們或許已經結婚了。”這是她最后說給我聽的話。我開始明白為何她會拒絕其他人的追求,也許當你認真談過一段感情,最后卻分手了,之后你會很難再去喜歡別人,你不想花時間不想去了解。就好比你寫了一篇文章快寫完了,老師卻說你字跡潦草,把作業撕了,讓你重新寫篇。雖然你記得開頭和內容,但你也懶得寫了。因為一篇文章花光了你所有精力,只差一個結尾,你卻要重新來過。
或許終究還是因為不夠相愛,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放棄比堅守要容易太多,一旦面臨強壓之時,很容易互相放棄。原本彼此相愛的兩人,卻最終因為各種原因而選擇結束這段感情。原本以為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但是在和離之后才發現,彼此之間纏繞的結,終是難以解開。愛情的真相,不是當事人,又有誰說的清楚。那些說相愛的人注定不能在一起,我想大抵是因為不夠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