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乒乓球這項運動應該能是很多年前的故事了。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學校突然在教室外面建起了2張乒乓球桌,當時整個年級的人突然就開始對乒乓球這項運動癡迷起來,幾乎人人都買了一副乒乓球拍和幾個乒乓球。那時候大家沒錢,很少有人能買的起軟面的球拍,大多數買的都是硬面球拍。雖然硬面不好打,但是完全不影響大家技術的發揮。
我當時也是一個乒乓球迷,為了練好技術,每天放學回家對著家里的墻面一個人練習,或者用球拍練習顛球以提高自己的控球能力。
因為球臺有限,大家通常只能輪流去打,每次3局2勝,贏得人繼續打,輸的人下來換下一個。有時雨水也澆不滅大家的熱情,只要雨水不能立刻淋濕衣服,我們就會冒雨去打球,等待時就鉆到球桌底下躲雨。
老師看大家如此沉迷打球,擔心影響成績,不允許學生放學后留在學校打球。為了躲避老師的目光,我們常常放學后找個老師不去的地方消磨時間,等到老師的校車離開后再成群結對的出來繼續打球。
現在回想起這段往事,覺得很幸福,很快樂。真的很佩服也很羨慕當時的自己,因為我們可以如此單純的熱愛一件事物,并且為了這件事不遺余力的去努力,還從來不覺得辛苦,有的只有打球技術進步時的快樂。
長大后我也曾嘗試和別人打乒乓球,雖然可以買的起更好的球拍了,但是自己的球技卻退步厲害,再也找不到當初打球的感覺,打了幾局就會覺得索然無味,再也沒有那種單純的熱愛了。
其實一直不太明白,為什么長大后就很難再熱愛一件事物,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淺嘗輒止,大部分的事情都不能讓我們找到樂趣,少了單純,也就少了很多快樂。
成年人似乎總是離快樂很遠,很少能在身邊看到每天樂呵呵的人,即使有些看似很幽默能逗大家快樂的人,其背后也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悲傷和難過。
這讓我想到《阿甘正傳》這部影片。第一次看這個影片,并沒有太大的感觸,但是后來再細細品味,發現這個電影告訴我們一個非常簡單卻又被我們忽視的道理:人越簡單越單純的做一件事越能從中感受到樂趣,越能感受到樂趣才越有可能做成功一件事。如果每件事開始前我們抱著這樣那樣的目的,那你從中得到的樂趣將會減少很多,你做成功這件事的概率也會降低很多。
就像打乒乓球這件事,長大后我打球不再單純為了熱愛,有時是為了社交需要,有時是為了打發時間,有時只是想再贏一局。不管有什么想法,都丟了當初那份傻乎乎的熱愛之情了,所以打乒乓球時我很難再感到樂趣。
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偉人很厲害,可以同時一心多用干很多事情。偉人的名字我不記得了,但是我記得當初我聽到這個故事時心里對這個偉人充滿了崇拜之情,因為他可以一次做好多事情,說明他很聰明,能力很強。甚至有段時間我還刻意練習自己一心多用的能力,但是發現我沒有辦法同時做好很多事情。還失望的覺得自己很笨。
但是長大后再回過頭看這件事,突然發現自己好傻,這個偉人的故事我不知道真假,但是成長的經驗卻告訴我,一個人要想活的更快樂,做的事更成功,反而不要一心多用,一次只專注于一件事,熱愛這件事才能真的做好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