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傳》一書中的26個關鍵詞,吐血整理

最近在看吳曉波老師的《騰訊傳》,看完感受頗多,但筆力有限,就不評論了,只把其中的26個關鍵詞稍微整理一下,列成一份清單,免費放送:


1、吳曉波: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新華社商業記者13年從業經歷,"藍獅子"財經圖書出版人,曾任上海交大、暨南大學EMBA課程教授,常年從事公司研究。

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年度"中國青年領袖"。

三十歲之后每年寫一本書,《大敗局1》,《大敗局2》,《激蕩三十年》、《跌蕩一百年》、《浩蕩兩千年》、《歷代經濟變革得失》……


2、《騰訊傳》的創作起因:2010年11月,騰訊和周鴻祎執掌的360打完著名的“3Q”大戰,騰訊秀才遇到兵,雖然在戰后打贏了官司,但整個社會輿論一邊倒的支持360、辱罵騰訊,指責騰訊山寨、坑錢、壟斷、拒絕開放,它儼然成了“社會公敵”。

面對來自全中國的指責,騰訊科班出身的領導人,決定開始用一種更加開放的姿態與世界交流。于是邀請了羅振宇作為企業顧問直接到總辦會上,向騰訊的最高層傳授公關與溝通技巧。

羅振宇則向馬化騰等提議創作一本官方傳記,且“舉賢不避友”的推薦了吳曉波,之后吳曉波從2011年開始,到2016年為止,進行了長達5年的調查和創作,吳曉波戲稱,這是一場長時的“田野調查”。


3、創作的困難:騰訊對于自己的歷史毫不在意,嚴重缺乏原始資料,無論是文字還是照片還是影像,就連早年間公司的歷次重要會議紀要都沒有。

吳曉波對此震驚不已,但騰訊高管卻一臉懵逼的回應說:在我們互聯網行業,所有人的眼睛都是盯著未來看的,昨天一旦過去,對我們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

而騰訊人都稱“騰訊是一家由電子郵件管理的公司,馬化騰是一個郵件”狂魔“,啥事都發郵件,站著發、睡著發、白天發、半夜發、好消息要發、壞消息也要發。

因此,騰訊很多歷史性的細節全部都分散在參與者的記憶和私人的郵箱里。比如書中寫到QQ郵箱時,吳曉波找張小龍聊天,張小龍說關于QQ郵箱的問題,他和馬化騰有一千多封郵件,問吳曉波:老弟要不要都看看?壞笑/


4、吳曉波前言提出的三個問題:首先,為什么是騰訊,這一家由即時通訊工具——QQ起步的企業,成為過去十多年中全球成長速度最快,也是當今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為什么?

其次,在多去的十多年里,騰訊為什么一直備受爭議,成為“全民公敵“。騰訊是封閉還是開放的?是壟斷還是利他的,封閉與開放的關系又是如何呢?

再者,中國的互聯網公司與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差異到底在哪里,各自有哪些特征呢?


5、互聯網三次圈地運動:第一次是1999年前后,以新聞門戶為基本業態而出現的新浪、搜狐、網易三巨頭;

第二次是從搜索、電子商務、即時通訊發展起來的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新三巨頭”;

第三次是智能手機異軍突起之后的移動端的圈地運動。


6、馬化騰的七種武器:產品極簡主義、用戶驅動戰略、內部賽馬機制、試錯迭代策略、生態養成模式、資本整合能力、專注創業初心。

7、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金錢氣質:與美國的娛樂、嬉皮士風格相異,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沒有經過早期的非商業階段,一開始就是資本的舞臺,整個互聯網發展背后都站著風險投資的影子。


8、哥幾個創始人:1971年10月29日,生于海南島東方市八所港的馬化騰,隨父方,籍貫為廣東潮陽。1984年,13歲的馬化騰隨父母從海南島遷居深圳,進入深圳中學讀書,與騰訊五位創始人中的四位在這里相識:馬化騰、張志東、許晨曄、陳一丹。

1989年,哥幾個高考去了深圳大學,馬化騰高考分數是739分,高出重點線100多分,按這個成績進清華、復旦也易如反掌,不過他沒去。

張志東比馬分還高,也留在深圳大學,當然徐晨曄、陳一丹也是學霸了,中學、大學哥幾個一起背圓周率,一起搞病毒,反正都是高智商又努力的小伙伴。日后彼此看彼此都順眼,英雄相惜,就一起搞事情。


9、深圳黎明電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當時中國南方技術水平最高的計算機公司,創辦于1990年,是中國第一家以“電腦網絡“命名的企業。

擁有4項顯赫的記錄:最早的電腦網絡通信系統集成公司、最早應用數字網絡、幀中繼技術的公司、最早在異步傳輸網絡上實現圖像、語音、數據綜合傳輸應用的公司。

以及中國證券電腦網絡的首創者,馬化騰在這里做出了人生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產品:圖形化界面的股票行情分析系統,售價5萬元,是當時大學生畢業三年的薪水,之后他的人生一直在打磨產品,被人稱為“中國第一產品經理”。


10、深圳潤迅通訊發展有限公司:93年馬同學正式畢業之后工作的BB機公司,在里面當一個技術員,最高做到主管,月薪近萬。這家公司極盛時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進入恒生指數,年營業額高達20億。馬化騰一直在這里工作到1998年年底,見證了它興與衰的整個過程。


11、尋呼機(BB機):四四方方,比煙盒小一點,是那個時代的“手機”,要找人就打電話到尋呼臺,BB機上會有顯示。之后再找公用電話回撥過去,效率比較低,但在當時很流行,我姐就曾在尋呼臺上班,家里現在都還存著一個BB機。


12、馬化騰中國最早一批互聯網使用者:FidoNet于1984年誕生在美國,中國稱惠多網,是一種BBS建站程序,通過電話線鏈接,以點對點的方式轉發信件。是技術愛好者自行搭建的一種替代性的通訊網絡。

95年馬化騰開通了自己的站點,起名ponysoft——馬站,馬站創立的時候全國的惠多網站點總共不到10個。

北京的站長是后來的小米雷軍、珠海的站長是后來的金山求伯君、寧波的站長是后來的網易丁磊、杭州的站長是后來的阿里巴巴馬云。


13、中國第一批互聯網人:1994年5月份,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設計了國內第一個外部服務器,推出中國第一套網頁。94年9月,中國郵電部電信總局與美國商務部簽訂中美雙方關于國際互聯網的協議,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的建設由此開始啟動。

隨后依著浪潮涌現出的中國第一代互聯網人大多在現在名聲都不小,比如港澳資訊董事長兼CEO唐駿、巨人網絡公司董事會主席史玉柱、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當當網創始人兼聯合總裁李國慶、新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曹國偉、優酷網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古永鏘、第九城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朱駿、點擊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王志東、小米公司副總裁陳彤,還有前面提到的求伯君、丁磊張小龍等等


14、騰訊創辦日:一家小企業,剛創辦的時候,誰也料不到他未來會走多遠,每一天都在忙亂之中度過,沒有誰特意在意這一天,正如書中所說:“生活如同一條大河,所謂的源頭都是后來者標識的產物”,后來者把騰訊的創辦者確定為1998年11月11日。


15、98年到99年的神秘時期:1998年到1999年的兩年是一個神秘時期,這一時期在互聯網界發生了很多大事:

o1998年11月,美國在線以4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網景公司;比爾蓋茨非常強勢的把windows98和ie瀏覽器進行捆綁銷售,取得奇效。

o1998年,喬布斯重歸蘋果公司推出了極簡主義的iMac電腦,蘋果公司扭虧為盈,實現了硬件產業里的勝利。

o1998年,全美最受追捧的互聯網英雄——華裔青年楊致遠登上《時代周刊》、《商業周刊》等雜志封面。

o1998年4月,張朝陽團隊率先完成中文搜索系統的開發,依照雅虎模式”克隆“了一個中國版,是為搜狐公司。

o1998年6月,開發了漢化中文平臺系統的鮑岳橋在北京創辦聯眾游戲。

o1998年6月,劉強東在中關村創辦京東公司,代理銷售光磁產品,后來轉型為電商。

o1998年10月,北京方正集團的軟件工程師周鴻祎開發出支持用戶通過中文找到自己想要到達網站的軟件,網站更名為3721。

o1999年8月,朱駿在上海推出娛樂型社區Gamenow,后更名為“第九城市”。

o1999年11月,畢業于復旦大學的陳天橋拿出50萬積蓄,在上海創辦盛大網絡,開始運營網絡硅谷的虛擬社區。

o1999年3月,馬云以僅有的50萬元創辦了一家專門為中小外貿企業服務的B2B網站——阿里巴巴。

o1999年6月,瞄準旅游業的攜程網誕生。

o1999年8月,四通利方王志東成立新浪網;丁磊把網易由一個軟件銷售公司轉型為門戶網站。

o1999年11月,當過多年個體戶書商的李國慶和他的海歸妻子俞渝聯手創辦當當網。

o1999年年底,李彥宏回國創辦百度公司。

o……

這些人大多數都受過正規的學歷教育,有良好的專業背景,不少人士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甚至畢業于全球最好的大學;他們的企業如璀璨星河,這時候的騰訊還非常不起眼。


16、QQ的前身OICQ在QQ之前,騰訊的主打產品是“無線網絡尋呼臺系統”,針對尋呼機的各項增值業務,比如在BB機上接收到來自互聯網端的呼叫、BB機接收新聞和電子郵件等。

然而,BB機當時已經沒落,從1998年開始,隨著手機的普及,BB機逐漸成為一個被淘汰的通訊工具。因之,騰訊的業務很難開展,大多數時候還承接裝機、網頁制作的活來養活公司。

就在騰訊步履艱難的時候,曾李青發現廣州電信要招標做一個即時通訊系統,因為1996年的時候,三個以色列小伙開發一個叫ICQ的IM產品,兩年注冊用戶就達到一千萬。

而且97年中國就有人開始做漢化版ICQ了。市場上也已經有CICQ、PICQ、“網際精靈”,當曾李青帶回這個信息后,騰訊決定自己開發一個去應標(雖然他們知道已經內定了,是廣州電信旗下的飛華公司做,產品叫PCICQ),并做出了OICQ,后來吳宵光乘公交時聽到用戶稱這東東為QQ,才改的名。


17、騰訊對OICQ的中國式改造:先,由于網絡基礎建設太弱,網速太慢,騰訊發揮技術天分,把OICQ的體積縮小到只有220K,利于用戶下載;

其次,做了很多微創新,比如添加陌生人為好友、發離線消息、卡通頭像、消息提示音等;

并且,最重要的是,馬化騰提出了一個決定性的問題:用戶在哪里上網?答案是網吧,98年的中國,計算機普及率遠遠不到1%。ICQ是把用戶內容和好友列表全部保存在本地電腦,這完全不能接受。騰訊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它把所有的用戶信息從本地存入服務器。

這些舉措帶來兩個結果:OICQ從99年2月份上線,用戶呈爆炸式增長,每90天就增長4倍;另則,讓騰訊的服務器不斷增加,但是還是一次次瀕臨崩潰,許晨曄開玩笑的說,當時我們一聽到“滴滴”的叫聲就會膽戰心驚,它好像是一只餓死鬼投胎的小精靈。


18、貪吃的OICQ快餓死了:發布9個月之后,OICQ用戶超過百萬,但它沒有任何盈利模式,馬化騰他們賺來的碎銀根本不夠喂養,騰訊一度想把公司賣掉,但是很多大公司都拒絕了馬化騰,想賣總賣不掉。

當幾位創始人到處腆著臉去借錢時,遇到一個事:說有人借了20萬給馬化騰,馬化騰說,我暫時沒有錢還,看能否給他騰訊的股票?那個人說,錢給你我就沒打算要回來,你不還也沒有關系,但是你們的股票我是不會要的。


19、風險投資:商業世界有這樣一批人,他們要的不是一家現在就能賺錢的公司,而是未來能賺大錢的公司,他們不從眼前利潤中獲利,而是通過上市或者再出售,到資本市場上去套利,這批人叫做VC(Venture Capital),風險投資

VC在1994年左右就已進入中國,但是由于政策和產業環境不配套,一直沒什么發展,隨著互聯網公司的崛起,VC迅猛發展開來,現在已經很火。


20、風險投資助力騰訊: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當時知名度就已經很高,負責人叫王樹。他聽說有一家公司開發出中國的ICQ,注冊用戶瘋漲,有幾百萬了,但困于沒有盈利模式,已快彈盡糧絕。

這勾起王樹的興趣,便與曾李青聯系上了。當王、馬、曾三人會晤時,王樹問馬化騰:“你怎么看騰訊的未來?”當時恰巧馬化騰腰椎間盤突出發作,他病怏怏的參會,老實巴交的說:“我也不知道啊!”

王樹后來回憶說,正是馬化騰的回答讓他更有信心。他判斷得出馬化騰是一個很實在的領導者,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對象。

于是IDG同意投資這個瀕臨滅絕的公司,之后曾李青又找到了香港盈科——李嘉誠二公子小超人李澤楷的企業。李澤楷一直試圖進軍內地市場,便實驗性的也投資了。最終敲定騰訊估值550萬美元,出讓40%股份,募資220萬美元。盈科和IDG一家一半,占股20%。


21、網大為的投資:騰訊依舊沒有盈利模式,還遇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這時騰訊又窮了。先后去找搜狐張朝陽、新浪王志東、雅虎中國、香港導演王晶……

結果又全部都拒絕了,就在山窮水盡的時候MIH中國副總裁網大為出現了。

他去中國網吧看到,幾乎所有電腦桌面上都掛著一個OICQ程序,所以他覺得這一定是偉大公司的產品,于是和騰訊聯系上了,而且MIH對騰訊的投資非常堅決,估值6000萬美元(翻了11倍),IDG出讓12.8%的股份,盈科則把20%全部出讓,套現1260萬美元。


22、靠上中國移動:之后騰訊嘗試了一些收費盈利的辦法,比如廣告投放、qq會員、注冊收費,不但盈利效果非常差,還惹來一身騷。

2000年4月份的時候,從中國電信公司出來一些邊緣人士,辦了一家小公司,專門搞移動通訊運營業務,短短幾年,干大了,現在發展成今天的中國移動。

移動公司深圳處負責人魯向東從日本拷貝了一個業務,叫“移動夢網”,向社會征召內容供應合作伙伴,于是騰訊靠上中國移動這個木樁,用付費提供增值服務的辦法開始走上盈利道路(Q幣、QQ會員、QQ秀等)。

說到2001年年底的時候,騰訊實現了5000萬營業額,凈利潤1000萬,并在2004年掛牌上市,由此開始,騰訊就告別了青澀的少年時代,一則面對一個更為兇險和遼闊的人生,二則開始大步飛躍。


23、騰訊的三宗罪:騰訊越往后發展越強勢,用技術、產品、體制的優勢完爆競爭對手,后來被“千夫所指”,定下三宗大罪:“一直在模仿,從來不創新”;“以天下為敵,走自己的路卻讓別人無路可走”;“平臺壟斷、拒絕開放”,過程曲折繁雜、此處不提。


24、3Q大戰:在互聯網叢林,日漸強大、無遠弗屆的騰訊正在膨脹成為一個巨型動物,他的存在方式對其他物種的生存構成巨大威脅。

2010年,騰訊的半年報中利潤37億元,百度才13億,阿里才10億,搜狐才6億,新浪才3億,騰訊的利潤比其他四家互聯網大佬的總和都還要多。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騰訊太牛逼了,以至于種種它的不滿如帶刺的荊棘一樣瘋長,雖然這些四散的指責還并不足以給騰訊帶來實質性的傷害,但是,聚氣成勢,眾口鑠金,對騰訊的一次強烈聲討還是以一種戲劇化的方式被釋放了出來,這就是和360的“3Q大戰”。

江湖人稱紅衣大炮的周鴻祎(他在公眾場合喜歡穿一件紅色的衣服,告訴大家說我叫做周鴻祎,并且性格剛猛),主導奇虎360,以微博為武器,站在弱者的盾牌下,挑動人們的情緒,與騰訊展開一場極為慘烈的用戶爭奪戰,過程精彩,此處略過。

總之后來騰訊雖贏得了官司,卻輸掉了輿論,也促使周鴻祎紐交所敲鐘,但是也導致了后來騰訊的戰略調整和對外開放,甚至導致馬化騰性格的外向型改變。


25、微信之父張小龍:張小龍現在是神一樣的人物,但是在微信之前他就很神,只是沉寂了很長時間憋大招。

張小龍和馬化騰認識是1996年的時候,當時他做了一個東西叫做foxmail。那時張的知名度比馬化騰大得多,少年炫技,一夜成名天下知,在互聯網界很有名。

之后2005年的時候,馬化騰把張小龍連同他的foxmail一起收購了。他就負責QQ郵箱的業務,在廣州沉潛。

據說每次總部開會他都很低調,開完會就回廣州了,很少留在深圳過夜。騰訊的同事對他只有兩個印象,一個就是煙癮特別大,煙不離手,玩了命的抽。另一個就是網球打得好,還拿過公司運動會網球賽冠軍。

3Q大戰正激烈的時候,美國出現了一款軟件叫KIK,張小龍立馬注意到了,并給馬化騰發郵件說廣州團隊想做一個類KIK的產品,當即馬化騰就回郵件說:同意。

不過同時注意到Kik的還有另外一個人,并且動作比張小龍還要快,在kik發布一個月之后,他們就發布了自己的產品,這個人就是雷軍,他的產品叫米聊,雷軍本以為騰訊沒什么動靜,自己有三個多月時間好好搞點事情,然而他的視線忽視了廣州的張小龍。

結果一個月之后,張小龍的微信就上線了,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張小龍和雷軍都表現出極強的戰斗力,一路狂奔。比如2011年4月米聊推出語音對講功能,微信立馬跟進,比如兩個app的用戶都出現井噴。不過競賽總有輸贏,雷軍硬件設施比不上騰訊,服務器跟不上,于是慢慢的,雷軍就去做智能手機了,整出了個小米。

那張小龍就天高任鳥飛了,一路狂奔,添加了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附近的人、搖一搖、公眾號、紅包等功能,牛逼得不要不要的。到2012年3月29號的時候,微信同時在線人數一個億,達到這個數字,QQ用了11年,facebook用了5年半,twitter用了4年,而微信,用了400天。到現今,微信日平均用戶7億多,一個app這么大活躍數,碉堡了啊。


26、“雙馬”逐鹿:從12年左右開始,阿里巴巴和騰訊就開始分別布局,逐鹿天下。來感受一下兩個“馬”在13、14年這段時間讓人眼花繚亂的一系列的對攻戰吧。

阿里巴巴:

o2013年4月,為了在戰略上抵抗微信,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馬云花了將近6億美元持有18%的股份。之后,又花了12億美元投資優酷,持股16.5%。分別擁有了社交和視頻的兩個重量級入口;

o2013年10月,馬云推出了自己的移動通訊工具,“來往”。他說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挑戰微信;

o2013年11月,手機淘寶以“出于安全考慮”為理由,關閉了從微信跳轉到淘寶的通道,想以此遏制微信的滲透。

騰訊:

o2013年,微信以安全為理由相繼封殺了新浪微博和“來往”的跳轉鏈接,并將支付寶從應用商店中下架;

o2013年9月,馬化騰花4.5億美元入股搜狗,并把他自己的搜索和QQ輸入法并入搜狗現有業務,持有搜狗36.5%的股份;

o2014年2月,又花了4億美元獲得大眾點評網20%的股份;2014年的3月,馬化騰花2億多美元的現金以及其他一些資產對價收購京東15%的股份,并把自己旗下的電商整合并入京東體系;

o2014年6月,馬化騰又花7億多美元收購58同城20%的股份,成為58第一大股東;騰訊甚至痛下決心,將多年來難有起色的搜索、O2O及電商等業務從主體中剝離,轉而與各自領域的強勢公司,如搜狗、美團、京東等形成結盟;

騰訊與阿里之間展開的此次并購大戰,是當代企業史上投入最大的典范案例,經過這一輪的封殺與縱橫聯合,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從群雄并立的春秋時代進入了寡頭統治的戰國時代,甚至可以說,進入了以騰訊和阿里為盟主的雙寡頭時代。


那騰訊的未來會怎么樣呢?吳曉波沒有說,因為好戲尚未謝幕,正在精彩上演。清單到此結束,感謝本書吳曉波老師的精彩講述。

ookies"?8=???s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66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2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0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14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02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3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1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68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90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88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4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9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3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