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事讀《水滸》。忽然有一個發(fā)現(xiàn):宋朝時有很多樹林。而且這些樹林往往恣肆參天,是那種能藏人也藏野獸的黑森林,往往是殺人的好場所,江湖好漢們行不多遠(yuǎn)就會遇到一座。
? ? 著名的是野豬林,“這座林子有名喚做野豬林,此是東京去滄州路上第一個險(xiǎn)峻去處。宋時這座林子內(nèi),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錢與公人,帶到這里,不知結(jié)果了多少好漢。”林沖就差點(diǎn)在這座林子里遇害。還有快活林,武松就是在這里打了蔣門神。沒有名字的樹林就更多,十字坡邊孫二娘開店,依傍的就是一座大樹林:“為頭一株大樹,四五個人抱不交,上面都是枯藤纏著。”四五人抱不止的大樹,上面纏滿了枯藤,這樣氣勢磅礴的樹這樣蒼莽壯郁的樹林,現(xiàn)在到哪里去了呢?
? ? 還有一回,魯智深“走了幾里,見前面一座大林,都是赤松樹……觀看之間,只見樹林里一個人探頭探腦,望了一望,閃入去了。”走不幾里,便見一座樹林,而且樹林之大,居然人藏在里面而不被發(fā)現(xiàn)。這樣茂密的樹林,現(xiàn)在可能找到一座?
? ? 現(xiàn)在的中原大地,車行千里,看到的是什么?自駕游,開車幾個小時,路邊全是無邊無際的麥田,或者玉米地,根本看不到樹林的影子。
? ? 間或有幾片果樹林,以取悅和炫耀的姿態(tài),小心翼翼地嬌媚著。就連山坡上本該郁郁蒼蒼的樹林,也清瘦地沉默。
? ? 那些宋朝的樹林,那些生機(jī)無限的樹林,難道后來的我們只能在書本字頁之間,翻尋它們的枝葉,追索它們的氣息?
? ? 一座樹林一定不單單是樹林,樹林里有鳥求偶松鼠儲糧,虎在嘯蟲在吟……樹林不僅能邀萬竅風(fēng)引數(shù)片云,還負(fù)責(zé)詩人的明月、樵夫的山歌,更承擔(dān)著好漢的熱血、隱士的野琴……一座樹林給予我們的,絕不僅僅是樹木。
? ? 樹林是天地之間的小文章,小文章是人心里的大天地。我們需要糧食需要水果,需要用糧食和水果換取別的東西。可是我們也需要一座樹林,一座枝繁葉茂可以供人歇息的樹林,一座葳蕤茂密令人驚嘆甚至驚心的樹林。
? ? 從宋朝走到現(xiàn)在,那些矗立在大地的樹林,什么時候以什么樣的方式,只生長在了書里?從消失的樹林里,我們究竟虧負(fù)了多少對大地的敬畏與謹(jǐn)慎?再給我們多少時間,我們才能還給大地那一片片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