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寫的散文基本上都發表了,就剩下一篇蠶豆文,因為題目是《五月蠶豆滋味長》,估計要到下個月發表。我也寫不出高大上的文章,只能寫寫以前的鄉下的事以及身邊的所見所聞。當看到小魚兒沈老師寫的用荊樹葉洗頭,我想到以前村上的婦女姑娘們都用這個樹葉洗頭的,就想寫一篇散文。我在網上查了,應該是木槿樹,因為小時候鄉下一直叫劍(音)樹的,我也不知道劍字寫得對不對,所以查了此樹學名稱“木槿樹。”
兒時,村上也見不到桂花、櫻花等花,只有路邊的野花和木槿樹上的花。木槿樹長不高一般用來做籬笆的,圍住菜地,防止家禽進入。
我家后門口就是一片自留地,父親為了不讓村上人家養的雞,進入菜地里吃菜,他在菜地的四周種上了木槿樹。
春天的時候,父親用鋤天挖了一個個小坑,問村上人家要了木槿樹的枝條,把枝條種在泥坑里,夯實。剛種下的木槿樹像柳條一樣有點柔軟,父親在門前的小河里挑了水,澆在木槿樹上。父親抹了把額角的汗,望著菜園里的菜,仿佛在對它們說,下次不會有雞來偷吃你們了。
幾天后木槿樹冒出的新芽,綠綠嫩嫩的,像碧綠的珍珠。這些新芽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仿佛給木槿樹鑲嵌了幾顆碧綠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