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大二上學期結束,準備回家過年。因為近來姥姥身體欠佳,就想中途去老家看看她老人家。
春運期間回一趟家總是不容易的。最后選擇中轉,從南京到西安,再從西安到定西。
? ? 早上六點多起床,九點多從南京做高鐵到達西安北站,拖著十幾公斤重的行李坐地鐵去西安火車站,寄存了行李,已是下午四點鐘。出發前一天晚上特意問了西安同胞們,打算第二天瞎晃悠悠。
說實話,長這么大,喝的最早的是雀巢,后來什么慕斯利安,韓國不認識的牌子也喝過。但是從來沒有喝過星巴克的咖啡。也不是喝不起幾十塊錢一杯的星巴克,只是總覺得缺少了一種身份和理由。
南京的地鐵票是像硬幣大小,西安的地鐵票是卡狀。
鐘樓,鼓樓的夜景非常漂亮。想著等天黑再看。所以直接去了回坊街。吃的第一份東西是米糕,味道是淡淡的甜,三塊錢一份,不貴,但是并不是特別值得推薦的美食。
剛拿著買好的米糕,接到你的一通電話,我到現在都無法說清楚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有很多話,很多感受,卻不知怎么表達。畢竟突然山重水復,相隔兩地。
打完電話,剛好看到盛志望的釀皮,順便來了一碗。卻突然失了胃口,不知怎的。其實很多時候都特別想找回小時候那種吃啥啥開心,只要沒見過的,第一次嘗好像都可得勁似的的趕腳。
算是半個外貌協會,買東西總喜歡先看好不好看,再看價值。10塊錢一份的冰棍,毫不猶豫的啃起。
記得小時候在姥姥家,每逢過節,村里都會有人家請皮影班子來演。想看的就提著小板凳去看。特別有味道。
這個倒是看過那期天天向上。
應該是節目《遠方的家》。
排隊站等,一天要賣出幾百個不止。
好多人都是慕名而來的過路客,所以打著央視采訪過的響當當的氣勢,占據了一席之地。15快一份的肉夾饃,肉量很足,要趁熱吃。
一瓶“冰峰”,這個得是值得一喝的汽水,尤其是吃完肉夾饃,一口氣喝下去,透心涼,心飛揚。單價4塊一瓶。
坐落在市中央,上面有鐘,要敲的話買門票。
鼓樓后面就是回坊街。
北方的冬天,一定要準備羽絨服。不過一個人走的還是很熱,回去的路上戴著耳機,車水馬龍的街道,自己本身就是漂泊的小靈魂。
自拍一張,留作紀念。
我經常會問自己,你旅行的意義在哪里。看著周圍的朋友們,看了你沒看過的海,見了你沒見過的世面。走了不一樣的地方,體驗了不同的風情萬種。其實當你真的走了過來,見了一面,后來留下的感覺不過是“也就這樣吧”“也還好吧”……我很佩服那種一個人可以走四方的家伙,換做是我,當然是不行的,心里的慌亂,尷尬,方言與地方習俗的不通,看著行人成雙報團,那時候一個人內心的兵荒馬亂只有自己知道。不過體驗或許總歸是好的,就像朋友打來電話,說道,其實人生,說到底,就是一場又一場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