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業要求翻譯柳宗元的詩,女兒說,我知道它的大體意思,但我不知道如何表達。
《好好說話》欄目的黃執中說:想清楚,才能說清楚;說清楚,才能做清楚。
如果你清楚地知道去某地的路線圖,你不可能說不清楚。說不清楚,說明你的雷達信號太弱,你的地圖太模糊,你的坐標不清晰,也就是說,你以為你想清楚了,實際你根本沒想清楚就開口說話,落筆成句。
上一次翻譯《黔之驢》,因為我們的輔導,你的譯文得到了表揚。這一次譯詩,你顯然又是奔著完美去的,總覺得自己的譯文過于口語化。上一次表揚形成了一個完美綁架,盛名之下你落筆躊躇,百般焦灼,而我卻拒絕口述譯文。
其實你沒有想清楚。你當前的任務既不是老師的表揚,也不是優雅的譯文,而是通過刻意練習獲得獨立翻譯詩文的能力,即便這能力還太稚嫩,不優雅。翻譯的標準是“信、達、雅”。以你目前的能力,能做到70-80%的“信”,即便譯文口語化,也是勞動者的勝利。當你翻譯不再抓耳撓腮,行文更加自如,“信”譽不斷提高,你才可以開始向“達”和“雅”進發。生活中沒有三步并作一步走的捷徑,你需要老老實實地走路。
在你還沒想清楚前,我先想清楚了,與其讓你每次都得到虛妄的贊賞,不如讓你自我打磨,做一個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