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養老服務是未來較長時期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主戰場。7月初,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改委、民政部、商務部、國家衛健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對提供社區養老等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
此次政策加碼,受惠面之廣、減稅力度之大,可謂空前。社區養老服務一線機構的政策獲得感究竟如何,他們還有哪些期待,能否助力社區養老服務業輕裝上陣快速發展?記者邀請幾位一線從業者共同探討這一話題。
政策信號漸強:國家接連出招養老稅費優惠措施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苯陙?,我國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稅費優惠作為其中一個有效杠桿,政策力度逐漸加大,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方面發揮了越來越明顯的推動作用。
2013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落實好國家現行支持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征營業稅,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此后,我國相關政策不斷強調切實落實對養老機構的稅費優惠扶持政策。
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后兩次指出,重點發展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專門針對社區養老服務的稅費優惠政策信號初露端倪。
國務院辦公廳4月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明確提出“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給予稅費減免扶持政策。”社區養老稅費優惠政策信號漸強。
5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促進社區養老和家政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措施,決定從今年6月1日起到2025年底,對提供社區養老、托育、家政相關服務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并減按90%計入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對承受或提供房產、土地用于上述服務的,免征契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不動產登記費等6項收費。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的部署,推動《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落地實施,財政部等6部門于7月初正式發布公告,作出具體規定,并新增減免不動產登記稅、耕地開墾費、土地復墾費、土地閑置費以及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等項目。
政策紅利釋放:社區養老服務業將提質增量
稅費優惠新政實施后,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機構將受益多少,可能會給整個行業帶來何種影響和變化?
徐州市社康老年服務中心負責人王志福用“久旱逢甘霖”來形容稅費優惠新政在他心中的價值?!皩ξ覀冞@樣的小微機構來說,主要減免的是增值稅,每年大概減免30萬元?!彼Z氣中難掩興奮和期待。
“根據新政,我們將享受十余項稅費優惠待遇,按照2018年的經營情況計算,將減少51萬元的稅費?!焙鲜】禈纺耆A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袁云犁告訴記者。
“對從事社區養老服務的機構來說,稅費優惠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的經營壓力?!睋本┥霞佯B老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秦芳估算,原來養老服務行業的凈利潤率大約10%,實施稅費新政,企業凈利潤率可以提高到14% 左右。
成本降低了,機構運營負擔隨之減輕,從事社區養老服務業的信心和干勁兒更足。
“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特別是對小微企業及民辦非營利性質企業來說,減稅政策可增強企業的發展動力。”長春老年樂護理院負責人劉彬表示。
秦芳認為,稅費優惠新政將會振奮整個行業的信心,提高社區家庭服務機構投資積極性,帶動社區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按舜握咦钪档藐P注的是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在此之前,企業所得稅免的是民辦非營利性質的機構,而本次營利性企業也被納入其中。這項政策的落地,將會鼓勵房地產公司等把物業出租給社區家庭服務機構,通過降低租用成本鼓勵社會力量進入社區家庭服務領域。”
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社區養老服務業,這僅僅是稅費優惠新政的好處之一。有了政策的支持,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機構還有更長遠的打算,對提升社區養老服務供給能力大有裨益。
“由于利潤增加,我們就會敢于開展更多的服務內容,擴大服務機構規模,提高服務質量?!蓖踔靖P老驳卣f。
“社區家庭服務業正迎來空前力度的政策支持,將極大激發市場活力,帶動社區家庭服務業質量全面提升。企業節省下來的成本,將用于人員培訓和管理體系的投入,這對于行業的健康發展、消費者體驗更有利。”秦芳表示。
據業內人士觀察,政策紅利漸漸釋放,稅費優惠新政將帶動社區養老服務業提質增量,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扶上馬送一程:社區養老服務業還需更多支持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專業服務,社區養老因此成為老年人最易接受的養老方式,也是我國未來大力發展的養老模式。然而,目前社區養老在經營中還面臨一些棘手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投入較大,免費項目較多,進而產生成本偏高的困局,并且由于缺乏專業養老服務人員和統一的服務標準,社區養老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欠缺。
“稅費優惠政策只起到小部分的幫助作用,社區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還需更大更多的扶持?!痹评缗e例說道:“比如在新建社區養老機構時,租房和自建房屋能否享受同樣的一次性建設補貼?”
秦芳告訴記者:“上佳公司所使用的場地由政府免費提供,但人力成本始終居高不下,養老服務行業一直以來缺乏專業化的人才,好的師資也需要較高的成本。另外,社區家庭服務業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行業標準不嚴、監管力度不夠等問題,民辦社區家庭服務機構難以獲得較大的成長空間。”
養老服務的核心是人才,但我國目前養老專業人才十分短缺。秦芳認為,在國家層面,亟須制定科學、規范、適應當代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希望政府出臺養老護理行業的津貼、員工保險補貼等方面扶持政策,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p>
值得欣喜的是,5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在促進社區養老服務發展方面提出了多方面的明確要求。比如加大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有效供給;放寬市場準入,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社區養老服務,在房租、用水用電價格上給予政策優惠;以財政補貼等方式,支持大范圍開展養老服務人員培訓,擴大普通高校、職業院校這方面培養規模,加快建設素質優良的專業隊伍;優化財政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支出結構,相關資金更多用于支持社區養老服務。
可以預見,隨著稅費優惠政策的落地實施,社區養老服務業即將步入發展快車道。扶上馬送一程,未來將有更多配套設施和政策助力社區養老服務業的繁榮發展,而有效滿足老年人家門口幸福養老的愿望,仍需“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