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久不曾寫什么了,特別是結婚之后,思緒幾乎被美好的眼前填充,無暇在過去與未來的虛妄里游離。
? ? ? 這似乎也不太好,活在當下固然不錯,但如果過度聚焦當下,無法從瑣屑之事中短暫抽身,輕盈躍身于惡濁的塵埃之上,就難以避免得心靈“近視”的風險。
? ? ? 婚姻可以重塑一個人,也重新生養了一個人,被優質的親密關系滋養,被優秀的伴侶引領,幾乎是生而為人最幸運之事。得之我幸,但絕不倚仗這份得到,而忘卻了前行。只有在動態中不斷地“致中和”,方乃久長之計。變是不變的依托,不變是變的前奏。在不斷的“有為”中,既得的部分才不會被消磨,生命才會漸入臻境。所以,無論境遇如何,所逢何人,是悲是歡是喜還是憂,都不應懈怠前行的步伐,都不該收回探索的目光。
? ? ? 安適的溫室里最容易培養出脆弱的花草。危機四伏的野外,獵豹充滿了警覺,卻練就了渾身的機敏和迅捷。世間萬物總是一體兩面,穩定的背后,生命的可能性是否也在隨之消泯?當一個人放棄了向上攀爬,他眼中的風景勢必也會陷入單調與乏味,他靈魂的花朵慢慢不再綻放,人在不知不覺中被環境中潛移默化,甚至對此都不曾體察,在隨波逐流中流失了很多可能性與精彩。
? ? ? 對于工作而言,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工作中的壞,視角也是固化而偏狹的,我很喜歡那句話:“如果你享受了一份工作中的好,就要接受一份工作的壞。”也不必傷感于,工作的輸出遠大于輸入,生命的靈氣與生氣在耗竭的悲哀,生命在做減法還是加法,我認為很大部分并不取決于環境和周圍的人事物,而是取決于自身的心態和做法。
? ? 年紀增長也罷,家庭責任感的召喚也罷。每每想到伴侶,想到未來即將為人母的身份,都驅使著我不斷整理自己的能量場,因為會更希望自己像水一般,在一個家庭里,充當融合、穩定、鏈接、聚集、滋養的角色,所謂“無我無相”,水最能擔當這樣的品格。儒家要求人要“反求諸己”,最要求人“三省吾身”,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時時復盤,不斷迭代、升級自己的認知。而我認為,人也該天天打理自己的能量場,管理自己的能量場。
? ? ? 人類90%的精力消耗,來自于無用的意識或情緒的消耗,過多的內耗讓人疲憊。省察我最近以來的內耗,無外乎是你不能改變的現實與過高的期待之間的差距感。到底還是知多行少、言多行少。說到底還是沒有秉持精純的至誠之心,欠缺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誠摯。多余而無畏的思慮最浪費人的生命。
? ? 你的信念就是你的命運,你的言語就是你的命運。內在想象決定外在命運,很多改變,還是要從心得修為開始,所以我很久以前就接觸“心學”,可自認為至今依然是一知半解,最近重新開始看《傳習錄》,頗有豁然開朗之感。
? ? 我心光明,萬理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