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滿州鑲黃旗人,康熙帝第三任皇后,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女,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親侄女,因此也是康熙帝的嫡親表姐妹。康熙朝首位貴妃,唯一的皇貴妃。
篤生名族 入宮優待
佟佳氏何時進宮不詳,她是康熙的親表妹,是其生母孝康章皇后的親侄女。康熙的生母佟佳氏在順治時并不受寵,連帶著玄燁也不怎么受順治待見,而且玄燁生下來兩三歲時就因為出天花,避痘出宮,幸得奶娘和嬤嬤們悉心照料,才得以痊愈。大家都知道,順治最喜歡的是董鄂妃,在她生下皇四子時,順治歡喜至極,甚至稱其為自己“第一子”,并為此祭告天地,舉行隆重慶典,接受百官朝賀,之后更是大赦天下,這無疑讓佟妃和康熙幼小的心靈里留下很深的陰影。后來康熙八歲登基,尊母親為圣母皇太后,兩年后佟佳氏病重,他“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佟佳氏去世后,他更是晝夜守靈,水米不進,哀哭不停。八歲喪父,十歲喪母,康熙后來回憶說,“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
過早地失去生母,未能生母盡孝,使得康熙始終懷有深深的愧疚,因此,他對待生母娘家人,一概寵信殊常,與對待其嫡母孝惠章皇后娘家人的態度有很大不同。對于佟佳氏,玄燁有夫妻之情,又有兄表之情,甚至還融入一部分的自覺對額娘所欠之情,因此她一入宮,就獲得了康熙極大的優待。在康熙十六年第一次大封后宮時,就直接封佟佳氏為貴妃,除了皇后鈕祜祿氏,其他七位全都是嬪,連妃位都沒有,可見康熙對佟佳氏的重視。康熙十七年,封后半年的鈕祜祿氏去世后,她是后宮里位份最高的妃子,很可能已經開始幫著協理六宮了。
康熙十七年十月,烏雅氏生皇四子胤禎,康熙更是入到佟貴妃名下撫養,要知道,在這之前除了太子胤礽康熙親自養在膝下,其余皇子都是送到內大臣家中撫養的,長大一點再接回皇宮中來,皇長子胤禔在內大臣噶禮府中撫養,皇三子胤祉在內大臣綽爾濟府中撫養,而胤禛直接就到佟貴妃名下,在宮中長大,這不得不說是對佟佳氏的特別優待了。
康熙二十年,康熙第二次大封后宮,進封貴妃佟佳氏為皇貴妃。同時封孝昭仁皇帝的妹妹鈕祜祿氏為貴妃, 進封惠嬪為惠妃,宜嬪為宜妃,德嬪為德妃,榮嬪為榮妃。整個康熙朝冊封的所有妃嬪中,她是唯一一位皇貴妃。清制,“后以下,皇貴妃最尊,可總攝六宮事,即副后也”佟佳氏名為皇貴妃,實際上在后位無人的情形下,已經負有皇后之責。之所以沒有將佟佳氏直接封為皇后,普遍的觀點是康熙內心深處,暗藏著自己克后的思想負擔。第一位皇后和他作配十載去世,年僅22歲,第二位皇后冊封前十幾年內,一直安然無恙,但一經冊立為皇后,剛剛半年便撒手人寰。康熙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親表妹再遭厄運。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日,佟佳氏生下皇八女,此時康熙正奉祖母往塞外避暑,內務府總管圖巴等用紅紙繕折,“奏文喜信”:“六月十九日巳時皇貴妃誕育公主。據顧太監、大夫們講,皇貴妃身子安康,公主安好。”但小公主還沒有讓皇父見上一面,即于一個月后死去。這對佟佳氏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此后她再未生育。
康熙二十八年六月上旬,康熙奉皇太后往暢春園小住。七月初七深夜,得知皇貴妃突然病重,他立刻返回宮中,皇太后至遲在第二天七月初八日也返回宮內。初八、初九、初十等三日,康熙都令“部院各衙門奏章交送內閣”,以便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垂危的佟佳氏。
一天皇后 死后哀榮
也許是為了沖喜,留住佟佳氏年輕的生命,也許是為了彌補自己對這位親表妹多年的一點遺憾,七月初八日康熙降諭禮部:“奉皇太后慈諭,皇貴妃佟氏,孝敬成性,淑儀素著,鞠育眾子備極恩勤,今忽爾遘疾,勢在瀕危,于心深為軫惜,應即立為皇后,以示崇褒,欽此。前者九卿諸臣,屢以冊立中宮為請,朕心少有思維,遷延未許。今抵遵慈命,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后,應行典禮,爾部即議以聞”。七月初九一早,正式冊立佟佳氏為皇后,并頒詔天下,初十申刻,佟佳氏在承乾宮?去世。遲延多年的封后之舉,未能挽回她的生命,冊立盛典被喪禮所取替,她也成了歷史上最短的皇后,才當了一天就去世了。不過說起來這也比死后追謚的好多了,最起碼她在生前還是最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
佟佳氏去世后的第二天,王公大臣跪奏:“皇上前年居太皇太后喪,過于悲哀,極其勞瘁。近又圣躬違和,臣等恭請皇上節哀。”但玄燁全然聽不進去。七月十三日,他親自將皇后的梓宮送至朝陽門外殯宮,并在那里住了九天,每日上食舉哀。十八日,當隨扈大臣們聽說他將于二十一日才返宮,擔心他身體難以承受,勸他說:“皇上在此,則多郁悶悲傷,臣等伏祈皇上今日回鑾,二十一日再至。”玄燁不允:“持服居宮中,于心未愜。此處清涼,為日無幾,二十一日(初祭日)祭畢始回。”大臣們再次勸道:“圣體因前者太皇太后之喪,過勞成疾。今天時甚熱,所御之屋甚小,且皇上悲哀甚久,臣等之意深為不安,祈皇上少節哀痛。”但玄燁仍未同意。九月,佟佳氏被追謚為孝懿皇后。十月十一日,玄燁親自佟佳氏將梓宮送往景陵,安葬在頭兩位皇后旁邊。在地宮前享殿,玄燁遣皇長子胤禔讀文致祭,他本人親臨奠酒。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二月,適逢太皇太后去世兩周年。康熙諭領侍衛內大臣等:“孝莊文皇后再期致祭,朕本親詣行禮,因頭痛灼艾,至盡未愈,祭期已在前。太醫院再三勸止,謂候值寒威,不可出行,其令皇太子、諸皇子前往,恭代行禮。”康熙與祖母感情至深,若非萬不得已,必定親臨暫安奉殿致祭。他此次不能前去,究其原因,與五個月前佟佳氏去世“郁悶過甚”有很大關系。五個月后尚且如此,不難想見佟佳氏剛去世時康熙內心苦痛的程度。
與康熙的前兩位皇后一樣,佟佳氏也是一位溫婉端莊,“言容有度”的女子。她的謚文中說她“溥寬仁而逮下,崇節儉以持躬”。可見她雖居于當時后宮首位,對待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擠盡孝順,卻對服侍之人比較寬厚,待妃嬪們也很友善。她去世前已過30歲,一個女子的最好年華已經逝去。康熙鐘情于比她更年輕、漂亮的妃嬪,她不僅從不干涉、嫉妒,而且還主動向玄燁舉薦一些她認為合適的女子,其追謚冊文中說她“志在進賢,荇參差而必采”、即當指此而言。如著名的德妃烏雅氏,很可能就是她引薦給康熙的,后來康熙朝比較有名的成妃、良妃、定妃、溫僖貴妃、妹妹佟貴妃、平妃、順懿密妃等等,基本都是她這段時間進宮的。
而且與前兩位皇后相比,佟佳氏面臨著一個新情況,即與康熙的的兒女們相處問題。赫舍里氏、鈕祜祿氏在世時,阿哥、公主們除去早夭者,僅存的幾個或年齡很小,或尚在襁褓中,而佟佳氏去世前,皇長子胤禔已18歲,二公主(皇三女)已17歲,他倆下面又有十幾未年齡不等的同父異母弟妹。佟佳氏將這些阿哥、公主視同己出,后來的謚文中,曾多次提到她“撫育諸子,悉均慈愛”。“溥鞠育以宣慈、慶貽麟定”。“鞠鬻眾子,備極恩勤”,“慈著螽斯,鞠子洽均平之德。”可見她十分喜歡孩子,對孩子們很疼愛,顯現出善良、溫和的稟性。 而且在她去世的時候,不算夭折的,后宮里已經有14位皇子,6位公主了。終康熙一生,長大成人的一共有24位皇子,11位公主,可見此時占了一大半,這與佟佳氏的寬仁善良有很大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佟佳氏曾親自撫養皇四子胤禛,即后來的雍正帝,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十月,生母為當時尚未進封主位的烏雅氏。雍正繼位后為佟佳氏追加謚號的冊文中,有“撫沖齡而顧復,備萌鞠育之仁,溯十載之劬勞,莫報生成之德。”等詞句;乾隆元年加上謚號的冊文中,說她“撫皇考于沖齡,十載劬勞,備荷生成之德,終天哀痛,常懷高厚之恩”;嘉慶四年,再次加上尊謚的冊文中,也有“溯圣慈之顧復,在皇祖之幼沖,備極恩勤,久申贊頌……”等語。表明自胤禛出生不久,便由佟佳氏領養,直到十年后她去世。
由于自身沒有生育或其他緣故,將別的妃嬪或宮人生的兒女從小抱來撫養,這在康熙朝并非少見,如皇五子胤祺自幼養在皇太后宮中;曾是太皇太后侍女的蘇麻喇姑,撫養了皇十二子胤祹。從雍正、乾隆帝、嘉慶帝祖孫三代為佟佳氏加上謚號之語看,佟佳氏對小胤禛十分慈愛,照顧得很周到。她沒有親子,唯一的親生女兒尚不滿月便殤逝,于是將自己的一腔母愛,慷慨、無保留地給了其他妃嬪所生兒女,尤其是四阿哥胤禛。生母地位在當時很一般的胤禛從小為皇貴妃所鞠育,自然是很幸運之事,他本人及子、孫一再提及,除去不忘佟佳氏十年鞠育之恩,多少還有點炫耀的意思。
孝懿皇后去世后,康熙還寫了很多詩文悼念,記錄在《圣祖御制文二集》中這在其他兩位皇后去世后是沒有的。
《挽大行皇后詩四首并序》
大行皇后秀鐘華閥,德備壸儀,溯懿親于渭陽,定嘉祥于媯汭。宮闈翊贊,克孝克慈。頃者正位翟褕,甫承冊命,遽嬰篤疾,莫挽徽音。時屬新秋,候當闌暑,驚璇霄之月墜,傷碧落之星沈。物在人亡,睹遺袿而雪涕;庭虛晝永,經垂幕以愴懷。悲從中來,不能自已,握管言情,聊抒痛悼。
第一首
月掩椒宮嘆別離,傷懷始覺夜蟲悲。
淚添雨點千行下,情割秋光百慮隨。
雁斷衡陽聲已絕,魚沉滄海信難期。
繁憂莫解衷腸夢,惆悵銷魂憶昔時。
(玄燁自注:此日微雨)
第二首
交頤淚灑夕陽紅,徒把愁眉向鏡中。
露冷瑤階增寂寞,煙寒碧樹恨西東。
舊詩詠盡難回首,新月升來枉照空。
鸞影天涯無信息,斷弦聲在未央宮。
第三首
音容悲漸遠,涕淚為誰流。
女德光千禩,坤貞應九洲。
涼風銷夜燭,人影散瓊摟。
嘆此乎生苦,頻經無限愁。
第四首
淅瀝動秋聲,中心郁不平。
離愁逢葉落,別恨怨蛩鳴。
寂寂瑤齋閣,沉沉碧海橫。
玉琴哀響輟,宵殿痛殘更。
康熙是位內心世界豐富,感情細膩又十分敏感之人,精神因素對他影響很大,這一點很像其父順治帝,不過比順治帝更加深沉,不輕易表露,這也是他的理智所在。細心研讀有關史料便可發現,每當他失去親人或遇到重大挫折(如生母、太皇太后及幾位皇后去世,后來兩廢太子),其身心遭受打擊之大,痛苦之深,往往要超過一般人。
自孝懿皇后去世后,當時年僅36歲的康熙帝再未立后,甚至連皇貴妃也再未冊封,孝懿皇后為康熙帝在位時冊封的唯一一位皇貴妃,康熙二十年冊封的貴妃鈕祜祿氏在三十三年去世時也未能得到進封,而是以“溫僖”兩字作為謚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