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早晨被微信信息叫醒,一看是內容,說的是過端午早起去東風湖踏青,但是去了發現堵車了。順便發了幾張東風湖晨景。這樣我的思緒一下就回到了沁源,回到了我那忘不掉的小山溝,還有就是那特殊的日子,端午節。我睡意全無,細細想著一切關于端午的記憶,細細的,細細的……
? ? ? ? 我記得端午那天總是被父親叫醒,父親起的早已采好艾草,門前和窗前都已擺放好。然后被母親煮的粽子的味道所吸引。粽子是母親親手包的,睡覺前煮上,直到天亮才停火。朦朧中能聞到香氣逼人,垂涎欲滴。但是起來不能吃,先是去踏青,這是習俗不可更改。我和哥哥就相跟上去登那門前的山。我們走的是飽含泥土的路,鞋會被不安分的塵土點綴一層黃色,路邊有雜草探出頭非要看個究竟,看就看吧,為何還滿眼淚珠。結果我們的鞋濕了,褲腿濕了,跟塵土和成泥,摔也摔不掉。于是就帶著這份承重感快樂感,向著那山頭走去。腳步匆匆,七拐八拐。日出,山頭,絲毫不差,分秒不多。我和哥哥就那么站著看東方的紅,慢慢升起,那么大,那么圓。照在身上,紅彤彤,滿眼全是喜悅,卻又無從說起。那時人都是有節日感的,特殊的日子總感覺跟平時不一般,心中總有種說不出的愉悅感,總覺得今天人人都高興,辦什么事都順順利利。不舍日出的美,又垂涎粽子的香,幾番思想斗爭,哥哥說,走吧。然后我們一溜煙就跑了起來,下坡路,我們摔掉了泥巴,打落了露珠,我們迎著朝陽,肆意的奔跑,朝著家的方向,我們沒有吃飯,但是覺得有渾身的力氣,就是跑,用盡最后的力氣只為能多吃幾個粽子,我想那會應該是這樣想的吧。粽子有兩種口味,一種是軟米的,一種是套書米的(沁源方言)。吃軟米的,剝開粽葉,拿筷子自上二下刮到碗中,然后再灑點紅糖,一點一點,一口一口慢慢品嘗。套書米的是要灑白糖的,反正我是這么認為的,那會也是這么做的。我跟我哥一口氣能吃三四個,吃的樂此不彼,吃的隨心所欲……
? ? ? 幾年沒過端午節了?幾年沒吃過粽子了?幾年沒有去踏青了?這問題我都回答不上來。城市里沒有一絲的節日氣氛,人們都在忙碌中把節日大門關起來,不讓自己看到也不讓別人看到。無休止的加班,上班。匆匆忙忙,碌碌無為……
? ? ? ? 記得中學一次端午節,好幾個人說好早晨五點半金穗十字路口結合去東風湖踏青。我們都信誓旦旦的說,好,不見不散。結果次日,我在十字路口等了半小時不見小伙伴們的身影,只好自己騎著二八車子獨自去了東風湖。那會我不記得有堵車,那會也是人頭攢動,人來人往。但是心頭卻沒有觀賞東風湖的心情了,回家心切也就瞥了一眼就早早掉頭回家了,心情不爽,鄙視了好幾遍小伙伴。我真誠的走在路上,朝陽卻照在背上,背上暖暖的。心想家里的粽子也是暖暖的,家人的關心也是暖暖的……
? ? ? ? 就寫到這吧,用一個想到哪寫到哪的東西代替踏青吧。回憶是美好的,即使回憶中有苦澀的東西。端午似乎也就只在回憶里才叫端午節,對我而言就是那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