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六月畢業季,日子忙碌,煩擾驟然增多。于是想借整理一應物品來整理心情,未料想,竟在細細長長的瑣碎里,攪醒了一大批睡夢中的舊物。
最先看見的是一只筆袋。那是我高二那年夏天(2004年)買的唯一一只文具袋。這個筆袋除邊角和手提鏈用褐色勾勒外,周身都是米黃色。封面印有三朵淺藍小花,一只卡通唐老鴨翹著小尾巴,微笑著用手輕捏著花瓣。
當初買這個筆袋,大慨是因為覺得可愛且便于收藏喜歡的各種筆吧。如今這只筆袋里裝滿了各式各樣我喜歡的筆,還包括高考時的考試涂卡專用筆……說是筆袋,實則是一個個小喜悅與小欣喜。
最有紀念意義的便是那些在慢時光里靠郵政傳遞到我手里的信。細數,整整35份。這些信件往來的時光,便是那時我的大學時光。有來自九江、長沙、無錫的;有來自西安、蘭州的;還有來自故鄉武威的。
細讀那些文字,我們最完整的青春便被雕刻在了那一封封信箋的字里行間。有對現實的感悟,有對前途的迷茫,有對愛情的懵懂,還有對夢想的追逐 ……看著那些字,輕盈晶亮,寫就的不僅僅是心情,更是信物般的珍奇。
保留最多的,便是那些大大小小的照片。從高中畢業前的大頭貼到大學時的紀念,再到畢業后的相聚,一張張照片定格了許多個美好的瞬間。
這些照片,有風景,有人物,有建筑物,也有文字。厚厚一沓,數得清的照片數,數不清的舊時事。好在,他們都是快樂。不是張愛玲筆下一地狼藉的黑白的瓜子殼。
所有的舊物中,與我的日常生活接觸最多的是那床淺翡翠綠的被子。沒錯,如你所料,那也是我大學時的床被。
媽媽嫌我這被子太薄,怕我冷要我換床新的。可11年過去了,我仍然舍不得換掉她。她雖微微有些褪色,但蓋著她睡覺很舒服,被窩的溫度剛剛好。因為習慣了,因為她是每天都會悉心呵護我、溫暖我的老朋友……
重溫這些舊物,恍惚間回到最純真美好的那幾年。
剝開那幾年層層疊疊的舊時光,與自己的過去再次相遇,與曾經的心情再次對話。突然覺得在匆匆的時光里不會被丟失能夠留下來的必是那時心心念念的珍貴,而能夠被珍視的,也定是最美好的事物。
有人說,舊物之美,美在前緣。其實我更想說,舊物之美,美在初心。她提醒我雖在過往卻依然不變的溫暖寄予。年華雖漸老,初心仍如故。
這份寄予,素凈如遠山一林風語,被掌心捂熱在一杯清雅里,恬淡悠遠。就算歲月再怎么打磨脾性棱角,最終仍會回歸至來時的淺念,被你輕輕想起,深深熱愛……
緩緩回到初夏的五月,正值日光明媚,和風暖意。忽然就想起了簡媜《四月裂帛》的結句:“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起頭?”一切來得似乎都剛剛好。
剛剛好的日光里就帶著發酵好的初心,告別往日此岸的月迷津渡,去追尋彼岸那郎清的書中小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