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北京限購政策升級,消息出來后,以極快的速度傳播到每一個人。去年賣房后看著房價一路上漲的人,終于松了口氣,踏空的損失可能見頂了;剛剛買房的人則有些忐忑,很可能成為這波房價上漲的最后一棒。
去年930限購政策出來后,北京房價平穩一個多月后繼續上攻,雖然仍延續上漲,但我認為已是強弩之末,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原形畢露。
兩會期間,北京二手房每天成交1000套以上,估計少有購房者關注這個指標,更不知道歷史上這個指標的峰值、均值和最低值。從這點看,樓市還不如股市,股市還有個K線,讓大家一目了然看到當前價格和成交量的歷史位置。
我曾經跟蹤過這個指標,成交量200套以下,算是樓市交易清淡的時候,如果持續半年以上,樓市價格會緩慢下降,雖然表面上降幅較低,可能只有10%左右,但不排除有急著用錢的房主拋售房子,買到降幅30%的房子概率也不低,特別是那些握著充足現金的買主。
200套到400套之間,是樓市正常交易區間,買家和賣家都賺不到大便宜,房子價格也不溫不火。
600套以上,由于買家眾多,賣家會坐地起價,房價一般會飆升,買家只有挨宰的份。從去年9月份到今年3月份,北京大概處于這個階段。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周圍的同事和朋友都蠢蠢欲動,原本有點想買房或者換房的,都摩拳擦掌、蠢蠢欲動,擔心房價漲上去再也下不來。這種景象像極了前年股市瘋漲的時候,沒有買股意愿的人,都被忽悠進股市,不加選擇胡買一通,才心安理得。從社會心理學來講,這是從眾心理的典型表現,用通俗的講法就是羊群效應:羊群中的一只羊,會效仿它最近的幾只羊,可能作出不明智的選擇。
昨天,我和同事解釋目前房市的狀態,借用的是股市“雞尾酒理論”:雞尾酒會上,每個人都在談論房子(股票)的時候,房價(股價)就要下跌了。同事反駁說,去年930前后買入的人,并沒有虧啊,還猛賺一筆呢。我說那不是投資,而是賭博,萬一930后就開始下跌呢?這種僥幸心理早晚都會付出代價。
以前看過一句關于投資的經典名言: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對應到實際交易中,就是在大家都買的時候,不要買,等到大家失去興趣的時候,再慢慢買入。怎么知道大家都沒興趣了呢?就是看交易量!這時候出手,不論是交易價格還是交易費用,都會讓你感到十分滿意,唯一要做的就是克服逆向操作的恐懼心理,時刻提醒自己:恐懼的原因,只是因為和大家不一樣,而不是即將面臨損失。
交易量最小的時候,意味著有限的跌幅和無限的漲幅,可以不急不忙潛伏在那里,等待價值被羊群們發掘,然后舒服的坐在他們抬起的轎子上。
我半年前潛伏過一只嚴重低估的藍籌股,最近被舉牌,舉牌啥意思?就是在二級市場上直接認購,超過5%股份,且鎖定半年以上只能買不能賣,看到有人給我抬轎子,真是舒坦。
做投資的潛伏者,認準有價值的標的,交易量最小時買入,耐心等待。投資是買入者的競爭,而競爭的最高境界是避免競爭,是我不斷努力的方向。
夫唯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