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決定交易】
人活一世,之所以會感到痛苦,是因為心里裝錯了東西。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困住你,只有你能困住自己。不活在別人眼里,也別活在自己的情緒里,才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生活中90%的煩惱,并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你對這件事情的反應所帶來的煩惱。”成熟的人,不會沉溺在自己的情緒里太久。
生而為人,有情緒是本能,不被情緒牽制才是本事。情緒就像水,宜疏不宜堵。改變自己的心態,才不會讓負能量在我們心中堆積。
做交易,道理也是一樣的。
Jesse Livermore說過,有四種人不適合做投機:笨人、不愿思考的人、不會控制情緒的人和想迅速發財的人。我們可以進一步歸納為三種人:笨人、懶人和不會控制情緒的人。笨人和懶人不用說,自然干什么都不行,最值得強調的就是情緒控制。
人是情緒化的動物,但比起任何其他工作或行業,交易似乎最容易造成情緒大起大落,時而陷入貪婪,時而陷入恐懼,甚至前兩天還狂妄自大,很快就變成氣急敗壞。
【交易必須撇清情緒】
當你盈利的時候你會比較開心,你感覺高興、放松。試想一下,如果你交易的時候非常在乎或者追求這種心理上的愉悅感,那么負面效應也會很明顯,即考慮一下當你做了一筆失敗交易后的心理感覺,你可能會嘗試去忽視這種不好的感覺,但當你忽視掉足夠多的這種交易后,你可能已經破產了。
當你高興的時候你會覺得你很強大——不能否認喜悅是一件好事,但問題在于,你的一筆或幾筆交易成功并不代表你對市場有控制力。感到自己有控制力時會讓你產生錯覺,認為你的決策都是對的。一筆交易失敗可能跟你“控制力”強大的錯覺不符,但是你會嘗試用你的“強大”去改變這筆失敗的交易,而不研究自己虧損的交易是非常遺憾的事實。
有時候即便你交易獲利了你甚至也會覺得無聊,這是正常的。交易其實是一輛情緒“過山車”,你在激動和壓抑中穿插,而無聊就是兩個極端的一個中間點。
精疲力竭是一筆賺錢的交易可能產生的另一種情緒。因為在真實的交易中,你要么賺錢,要么虧損,壓力其實非常大。在做交易決策時使用的指標有時候很令人困惑,正確地理順這些指標需要很專注和大量的投入,這也導致壓力更大。有時候你甚至因為害怕或逃避這些壓力而找一些其他的理由來拒絕交易。比如你選擇輕倉交易,或者頻繁輕易平倉,如果你在清醒的狀態下,這么做也許尚可,而如果你是潛意識里這么去做的話,那問題就嚴重了。疲勞、無聊、激動和興奮其實都是你正處于情緒化交易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