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5(2017.2.10)#打卡第二天#**]
今天票圈有被QQ18歲h5刷屏,再次看到當初申請得到QQ號時候,系統最初給的那些可愛卡通頭像,不知道你是不是又要感嘆一聲:過得好快,那年記憶猶新呀。記得有段時間,我的QQ頭像就是下圖最右側一個。
那個時候,每個人打開電腦都會登陸QQ(電腦底部右側一排企鵝),好讓它在線升級,誰的QQ等級高,誰的是九位數QQ,誰的是靚號,誰的農場牧場等級高,班里同學閑聊的時候,都會討論這個。那個時候,看到漂亮女生,也會先問個QQ號,線上先主動表白,探一下情況,再線下搞定。那個時候大家有時還會討論,等我老了,我的QQ怎么辦?然而現在同齡人里,很多都在用微信,慢慢的都舍棄QQ。
我自己,微信打開的頻率明顯高于QQ,基于熟人圈的微信,更商務化,畫面簡單,操作簡單。QQ目前除了搶個膠囊,偶爾看一下大學班群通知,也基本不用其他。最近連膠囊也懶得搶,索性安裝了輕聊版,處理一些群信息而已。
到現在QQ已經18歲了,感嘆這個產品的偉大,定位也一直基于年輕人,娛樂化、游戲化,一直在迎合年輕人的需求,教育年輕人,讓年輕人,因為QQ,生活、世界而變得不一樣。社交領域內,騰訊獨大,微信占了半壁江山,去中心化,不打擾用戶,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給用戶更好的操作體驗。微信產品理念,16年里影響了很多產品,騰訊自家的騰訊視頻的視頻廣告,就比以前的用戶體驗更好,其中,我覺得應該是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最好的,短短幾十秒,精彩不亞于劇。16年的末位,快手、豆瓣、即刻的這種不運營的產品理念,預計會在17年,被各路科技網絡媒體,反復的被討論。
很久之前的一段時間,蠻多人都在說,微信越來越強,預計QQ要死呀!我自己也覺得,估計QQ要被自家人給捏死。從QQ開始內測厘米秀,它就開始避開微信要奪取的用戶,轉變產品思路,讓QQ緊緊盯住年輕人的雙眼,在年輕人的生活里有QQ的身影,事實也是,一旦在某段時間內,一個產品成為聊天的談資,人很難被其他產品吸引而轉移,常年累月,必然非他不可,就像B站、知乎類型的社區,一旦長時間的積累一定的優質用戶、豐富知識,就會發生雪球效應,越滾越大。
這群年輕人,就從我身邊的親戚朋友看,年齡大概是12-24,大部分人都是有1-2個QQ號,玩貼吧,喜歡二次元,經常上B站,更喜歡視頻,而非圖文類型,受教育程度從初中到本科。
#把以前零碎的想法寫出來,很有難度,自己不在討論中,很難有更多的個人思考,現在是拾人牙慧,慢慢來吧,加油(^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