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梧桐樹,人們往往會想到每座城市都有的那種道旁樹。粗大的樹干,濃密的枝葉,在夏天為行人帶來一路濃陰,秋天一樹金黃,落了一地的燦爛。
這也是我喜歡的樹,全名叫法國梧桐,卻不是我今天說的梧桐。我所說的梧桐叫泡桐,是北方最常見的一種樹。
如果,法國梧桐是外來樹種,泡桐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樹,在我們家鄉,都把泡桐叫梧桐樹,那是會開花的梧桐。
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諺語:沒有梧桐,招不來鳳凰。說的就還是這種梧桐吧。
鳳凰,百鳥之王,輝煌燦爛,卻偏愛梧桐樹,可見此樹不凡。也由此誕生了一個詞牌名:鳳棲梧。多美的詞牌名!
宋詞中有很多讓人驚艷的詞牌名,比如:浣溪沙,虞美人,蝶戀花,玉樓春,西江月,木蘭花等等,美不勝收。
文人似乎很喜歡梧桐,我讀到過很多有關梧桐的詩詞。
宋代女詞人朱淑真在她的《秋夜》里寫到: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秋月里的梧桐帶給人的是清涼和惆悵的感覺。
五代后主李煜在《相見歡》里寫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blockquote>在這首詞里,梧桐成為寂寞和離愁的代名詞,這首詞經歌后鄧麗君的聲音演繹后,成為傳唱不絕的經典。
豪放詞人蘇軾也有寂寞孤獨的時刻,在夜闌人靜的時刻,遠離親友、仕途失意的蘇老夫子發出深深慨嘆: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前半生繾綣溫柔,后半生流離失所的李清照,在一個雨天坐在窗前回首往事,寫下了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詩詞中的梧桐滿懷愁緒,那樣寂寞那樣凄涼,而我眼中的梧桐卻不是這樣的。
在我生活的小村,處處可見梧桐樹的蹤跡:有種在自家小院里的,有長在水井邊的,有立在田野里的。
最好的梧桐是生長了很多年的梧桐,樹干粗的我兩只胳膊都抱不過來。
仰頭往上看,濃密的枝葉遮天蔽日,下小雨的時候,躲在樹下就好像躲在一把大傘下,樹葉很密,雨點滴不到身上來。
童年回憶里,梧桐如兄長一般庇護著我,也像童年伙伴一樣,始終伴我左右。
我們家的小院里也曾有過一棵梧桐,高高地直立在墻邊,樹身高過房頂,在房頂上支起一架綠色的斗篷,給小院帶來一片濃蔭。
炎熱的夏日,我們常常在樹蔭下談笑,游戲,吃飯,納涼。花開的時候,紫色的梧桐花像一把把紫色的小號掛滿枝頭。
梧桐花香氣格外濃郁,梧桐花開的時節,小院里充盈著梧桐花濃濃的甜香。
走出小院,整個村子也沉浸在梧桐花的甜香里,像在做著一個甜甜的美夢。
梧桐花開的時候會結出一顆顆又圓又硬的桐籽,像棗子那般大小,卻是不能吃的,咬一口,又苦又澀,聽說可以煉油。
桐籽落了滿地時,我們一個個撿起來,用一種特質的工具把它搗啊搗,最后像子彈一樣射出很遠。
我常見男孩子玩桐籽,很好玩的樣子,很羨慕,卻沒學會怎么玩,總也射不出去桐籽。
我與梧桐有緣,所到之處,總有梧桐陪伴。
在縣城上高中的最后一年,和在縣城上班的姐姐租住在學校附近的一個小院。
那個小院里就有一棵高大粗壯的梧桐樹,好像已經生長了很多年,把小院都遮住了。
梧桐樹下有張石桌,一張石凳。不上課的夏日,我常坐在樹下的石凳上復習。
姐姐和鄰居們都上班去了,小院里靜靜的,風吹來,會有“簌簌”的聲音,那是梧桐花瓣掉落的聲音。
剛上班時住的那個房間,窗外就有一棵梧桐。
暑假不回家的日子,我在宿舍復習參加考試,抬頭就能看到外面的一樹濃蔭。
下雨的時候,我會坐在正對窗戶的桌前,聽窗外雨打梧桐葉的聲音,一聲一聲好像打在我心里,一坐就是很久。
辭職后我離開家鄉的城市,來到另一個城市準備考研,在我租住的小院里也有一棵梧桐,就在我的小屋旁邊。
那時候因為懷揣著新的夢想,即使一個人也不覺得孤獨寂寞,常常學習到深夜。
小院里的人都睡了,周圍靜靜的,只有窗外的梧桐和屋內的燈光靜靜地陪著我。
早晨,梧桐樹上有小鳥在歌唱,把我從夢中喚醒。
離開那里后很久還常常想起那株梧桐,懷念那般清涼明凈的感覺,連帶著懷念那段寧靜充實的時光。
后來,離開了家鄉,走過很多地方,不是每一處都能遇到梧桐。
但在我心里,卻一直住著一棵梧桐,它陪我去到遠方,又從遠方歸來。
四月,該是梧桐花開的季節了。很久沒見到梧桐樹,不知道,梧桐花開了沒有?
? ? ? ? ? ? ? ? ? ? 2021-5-27
【文字之光專題】秉持“為好文找讀者、為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優選專題,歡迎投稿薦稿。
主編韓涵微語攜全體編委人員恭候你帶著優秀的文字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