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真小佳
畢業論文截止交稿前,我每天蜷縮在狹窄的宿舍里,化身鍵盤俠,逼著自己寫寫寫。身子僵硬如山,指尖疾馳如飛,不管好詞爛句,能碼出來就算字數!
那時候,我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墓志銘應該是這樣的:活過,愛過,碩士論文———過。
1.
引起我關注讀研這件事情的不是我手上所鐘愛的那些小說,也不是什么著書立說的學術夢想,而是一次在飯堂里的談話。正確的說,是和我同坐在一張桌子上另外兩個女生的談話,只是我碰巧聽到了。
其中一個女生說:我每天的生活就是起床,花一個小時梳妝打扮,化妝穿衣,然后來飯堂吃飯,剩下的不是去上課,就是在宿舍下載論文。
我抬頭看了看說話的那個女生,面容嬌好,神采飛揚,是那種在人群中辨識度很高的美女。對于這種顏值高學歷又高的物種,我忍不住又多看了幾眼。
從那以后,對這位師姐的好感逐漸生發成讀研的好感。
課程不多,有大量自由的時間可以自行安排;小班課堂,學生和老師直接可以自由討論;無需考試,每門課程只需要完成論文就可以獲得學分。無負擔無壓力的學習方式。
更重要的是,可以逃避就業換取多三年的玩耍時間并獲得一張牛哄哄的碩士學位證書,這等美事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在別人狼奔豕突兵荒馬亂的畢業季里,我開始了研究僧生涯。
2
事實上,女研究僧的一天不是我從那位飯桌上的師姐聽到的那樣:漂漂亮亮地去上課,舒服自在地下論文。正如長得漂亮的人才有可以追憶的青春,白富美聰的姑娘才有愜意的研究生生活啊。其他人的,呵呵呵呵……
首先是慵懶模式。
以我們宿舍為栗子。除了啃大部頭的小說,苦讀艱澀的理論書,周末大家還得出去家教賺賺外快。都長到這么成熟的臉孔了不能再肆無忌憚的跟家里人伸手要錢。
年齡一大,出個門又覺得好累好累,所以一回到宿舍,大家都步驟一致地看肥皂劇綜藝節目放松身心。然后一個晚上就沒了。
可能在中文系泡的時間長了,好吃懶做、散漫成性等惡習根深蒂固得令人發指。我們宿舍的日常語錄是這樣子的:
“救命啊,我的腦袋高速運轉了一天根本停不下來,我要看一個晚上的電視劇才補得回來!”
——來自周末需要做一整天做家教的室友的咆哮。
“看了一天的書,頭暈目眩。走,我們出去吃夜宵!”
——這是吃貨界翹楚室友最愛說的一句話,以及最常做的兩件事情:看書和吃吃吃。令我膜拜的是她見識不少食量也不少,長的肉卻不多。我深深覺得她把吃進行到學術的境界,品而不肥。
“這幾天頭好痛啊,不宜學習。做個面膜吧!”
——來自為提升宿舍顏值做出巨大貢獻的室友。
“昨天是看書日,今天進入看電影日吧。”
這是我的至理名言,但是貌似看電影都是我每天的加餐。
3
接著是想太多模式。
“那個理科生根本就沒辦法聊天,他們怎么那么沒有文化啊。”室友跟我吐槽剛剛認識的新男生。
想當初我也是以精神勝利法嘲笑理工科的男友沒文化,“作為人文科學的學生,我深深的覺得你一點精神世界也沒有,沒文化。”誰料我男友來了一句:“你夠了,我都還沒嫌棄你沒技術。”把我給笑噴了。哈哈哈。
是的,電腦技術白癡是中文系眾多女生的通病,并且是病入膏肓那種,可是這一點缺陷我們卻從未放在心上。用男朋友的話說就是:“不僅不以為恥,還引以為豪。”哈哈,誰叫我們學的是關于人類的精神層面(自我YY.pig~ 你確定不是精神病層面嘛)。
大概是小說看太多的緣故,中文系孩子擅長的就是浮想聯翩的精神意淫和多愁善感的文藝腔調,經常想太多!!!以至于導師每個星期必備給我們做一次思想工作,開導我們脆弱且糾結的心靈。
“沒有男朋友?不怕,我們可以抱團取暖啊。”
“論文寫不出來?老師給你思路啊。”
“找不到工作?慢慢來,實在找不到老師再想想辦法。”
有師如此,你還敢不看書不讀報不做筆記嗎?
楊絳先生說過一句話:“你的問題在于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血淋淋的一針見血啊!
其實慵懶之余我們還是會抽出一丟丟時間用于學習的,畢竟畢業論文的大山重重地壓在我們的心頭!
4
別以為這樣就完了,還有最后一式:被七大姑八大姨花式問候模式。
讀研究生以后,我被問候得最多的問題是:“不再繼續往下讀了吧?”眼瞅著我的三姑六婆憂心忡忡的眼神,直到我承認學習成績差能力不足連碩士畢業都可能成問題絕對不可能讀博,他們才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這種場景想來真是有趣,小時候因為學習成績優秀時常被長輩們表揚被作為“別人家的孩子”立牌坊,后來長大了考上了大學又讀了研究生,卻反而像淘氣娃一樣讓他們恨鐵(鋼)不成鋼(鐵)!
每次走親戚,我們都是阿姨姑婆們心心念的對象。
“女孩子嘛,不用讀那么多書,應該早點結婚生娃才是!”
“女孩子讀研究生恐怕比較難找對象啊。”
“最近在忙什么啊,別太用功了啊,是不是要考慮考慮其他事情啦!”
……
每一秒鐘都可以感受三姑六婆們對我們慷慨而滲入骨髓的愛,因為這種愛以隔三差五、絮絮叨叨、延綿不絕的面目撲面而來,以期將我們淹沒。
而我也早已洞悉張這密不通風的網。有些事情確實就是這么的令人啞然無可奈何。現代文明發展到今天,當人類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多元社會,我們的自由意志依舊難以實現。
你以為最困擾的壓迫是階級的壓迫嗎?是權力的壓迫嗎?當然不是!我們每個人面臨的最大壓迫其實是你的父母、你的爺爺奶奶、你的三姑六婆,對你進行的無休止、無時差、無間隔的嘮叨、規勸、說服、控制甚至威脅。
更為可怕的是,這種壓迫是正義的,因為它以愛之名。你真的一點辦法也木有啊不是嗎?!
后記:
看似慵懶、細碎、云淡風輕的研究僧生活,其實包裹著不愿被辜負的夢想的執念和堅持。故事的最后,也許我們并沒有蛻變成自己期許的那個模樣。但無論如何,我人生中最美好的7年,能在象牙塔里度過,即便談不上詩意地棲居,也是被歲月眷顧的幸運!感念大學生涯里遇見的這些人,那些事。
本文原創,如欲轉載請簡信本人
無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