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年,有一個毒雞湯在網上被眾多網友手撕:成功人士每天只睡4小時。
大家不喜歡這個毒雞湯有兩個原因,一是這個雞湯就是老板們、領導們鼓勵你加班的工具,二是那些做到每天只睡4小時的所謂成功人士,背后有著被忽略的其他原因,比如老板們從來不用考慮上班打卡,老板們出門有司機、飛機坐頭等艙、動車坐商務艙,有貴賓休息室、貴賓通道登機,老板們時間自由隨時累了都可以小憩……
知道真相的我們眼淚掉下來,如果你真的每天睡4小時,擠公交、擠地鐵,每天準時上班打卡,每天在公司像陀螺一樣不停工作著,最后唯一暴富的途徑只可能是保險公司的賠款。
所以,對于雞湯,我們千萬不能照單全收。雞湯最大的問題在于,思考問題只找單一因素,自動屏蔽其他的因素。結果就是,如果你運氣好,其他因素正好碰上了,你就成功了;如果你運氣不好,你就是炮灰。反正對于老板來說,他手下的人不必每個都成功,有幾個成功的,他的公司就做起來了。
二
今天我想手撕另一個雞湯:要么出眾,要么出局。
能瞬間激發荷爾蒙分泌的話都是具有雞湯潛質的,看到這樣的話我們就應該小心了。
有一本書的名字就叫這個,作者李尚龍,一位新東方出身的優秀作家。他用了一本書來佐證了這個觀點,但是沒有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不夠出眾,出路在哪里?
三
工作十余年,唯一的感覺是,出眾不易,身邊的人都在努力,沒有誰可以輕易地脫穎而出。那如果不能出眾,出路在哪里呢?
把“要么出眾,要么出局”的標準放在個人技能的打磨上。比如,我的工作需要演講技能、做PPT的技能,工作的結果上是否能做到出眾,要看很多的因素,但是我可以把自己的演講能力打磨到最好,把PPT的制作能力打磨到最好。演講和PPT制作都讓我在其他的地方獲得了出眾的機會。
把復雜的因素分解成單一的技能因素,也可以讓我們更加有的放矢地去精進自己,也可以讓我們有目標性地獲得有效反饋,不至于只是守著工作中那個并不如意的結果哀嘆。
學會順勢而為,而不要證明自己。我做過最愚蠢的事情就是在工作中去挑戰極限。我的工作是做培訓,有的時候我們要做一天或者兩天的培訓,一天大約是4堂課。遇到這樣的機會,我通常的想法是自己全講了,因為我想證明自己有這樣的實力。結果是費時費力,可能還沒有獲得最好的效果。
后來反思,如果能請其他的講師來講部分課程,課程的整體的效果就上去了。雖然這一次我沒有證明自己的出眾,但是卻能獲得更好的結果。
職場是一個長期游戲,短時間的不夠出眾并不那么重要。我曾經的一個同事,與我的實力一直旗鼓相當。因為受不了暫時不夠出眾的結果,我選擇了跳槽。而他,一直堅守崗位,后來我換了幾家公司,他只換了一家公司,換來的結果是,他終于等到了一次機會,在職位晉升上走在了我的前面。
在職場中,有兩種成功的模式:一種人走了那條更完美的路徑,他們每一次都做得比別人出眾,逐漸走向人生巔峰;另一種人,暫時不夠出眾,但是一直堅守、隱忍著,最終等到了機會,獲得出眾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