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追風箏的男孩boy
創作不易,侵權必究,轉載請先經本人授權。
圖片發自簡書App
01.
除夕。
除夕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這樣的:
除夕,原意為“歲除”,指歲末除舊布新的日子,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后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游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年”的最后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因常在農歷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布新,張燈結彩,迎祖宗回家過年,并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歲、團年飯、貼年紅、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7年,除夕依《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正式成為中國法定節假日。2014 年,除夕依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進行調整,不再作為中國法定節假日。
除夕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年三十。一般在這一天我們都要熬夜跨年,迎接初一的到來。在除夕夜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放煙花,放鞭炮來趕走“夕”,讓新的一年幸福美滿。吃團圓飯,辭舊迎新。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很多寓意,除夕夜也不例外。最主要的寓意就是:辭舊迎新。預示著舊的一年過去,新的一年開始。這個節日也是小孩子最愛過的節日,大人們在這個節日一過就會又老一歲。
圖片發自簡書App
0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這段詩講的是:王維獨自一人在京城。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到了家家戶戶興高采烈的去登高游玩。看到這個情景想起了在遠方的親人。從而抒發了重陽節這一天,王維身在異鄉加倍思念遠方親人的思想感情。
聯想到今天我們要過的除夕夜,在外工作的人們,有的可以回家陪伴家人,有的則只能留在他地堅守崗位,我們要為他們的辛苦付出默默點贊。身在外地的人,都會有思念家鄉的心情。每年都春運都是人山人海,每一個人為了家庭,為了社會都在努力的做出著自己的貢獻,不管這份貢獻有多大,都值得我們記住他們可愛的笑容。
除夕夜一過就是春節了,標志著新的一年的到來。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與家人團聚,好好過這個年,在新的一年里繼續忙碌的生活。
每個人都是平凡的自己,都有來著家庭,社會的責任要承擔,因此我們要一如既往的努力前行,不能在自己人生的路上掉隊。幸福的走完這一生,給自己的人生一個圓滿的答卷。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