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休
星期天晚上,梅從洗衣機里拎出洗好的衣服時發(fā)現(xiàn),她跟丈夫林的手機都在水里整整泡了45分鐘。這下可好,兩部手機徹底報廢。
林正在看電視,梅走過來告訴他,手機報廢了。這是近一個月的“冷戰(zhàn)”以來,梅首次跟林說話。林輕描淡寫地回答: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我去買兩個新的。說著,林關(guān)了電視,出門。
樓下就是手機城,但林快11點才回,梅早已躺下。林帶回一紅色一銀灰兩部情侶手機。林從床頭柜上找到手機卡裝上,把紅色的遞給梅,說,先試試通話效果,早發(fā)現(xiàn)問題早解決,再說,把余電用完好充電。
梅閉著眼睛搶白:這么晚了,試什么手機?你不困我困,明天我早班。
林也沒搭腔,洗漱完畢,鉆進被窩,用臂彎試著去攏梅的頭,梅重重地推開林,一聲“沒心情”讓林郁悶了半宿才入睡。
林次日醒來,梅已經(jīng)上班去了,帶走了紅色手機。林撥梅的手機,想試試通話效果,電腦提示:對方正忙,請稍后再撥。林想撥同事的電話,但號碼都存在那部舊手機里,一個號碼也想不起來。正在這時,手機響了,林按下通話鍵,“喂,您好。”對方靜默了3秒鐘,然后就掛機了。林回撥過去,一個男聲“喂”一下,林問:您是哪位?對方沉默2秒鐘,然后又掛機。
手機的存儲功能,真是害人,朋友的號碼一個都記不起來了。林再次撥打梅的手機,對方還是忙。林心里咯噔一下。
倩的號碼,林閉著眼睛都不會忘的,于是,林撥打倩的手機,才響兩下,倩就掐了電話。昨晚沒給倩買鐲子,她在生他的氣嗎?林想。
婷的號碼,林也是記得牢牢的,跟倩好上之后,林已經(jīng)三個月沒跟婷聯(lián)系了。沒想到,當(dāng)他撥號后,婷的那個號碼居然停用了。
這時,林的手機又響了,是一個似曾相識的號碼。林按下接聽鍵,“喂”一聲后,對方立刻掛機。回撥,對方什么聲音都沒有。
林又撥打梅的電話,梅的電話還是忙。她有這么忙的電話嗎?不應(yīng)該啊。
林找來說明書,查看常用故障,感覺是送話器出了問題。說不定梅手上的那部手機也有問題。林本想立馬到手機店里去查原因,但想到梅10點鐘下班,不如干脆等梅回來再說。
10點半鐘,門鎖在轉(zhuǎn)動,應(yīng)該是梅回來了。梅已經(jīng)很久沒有像今天這回準(zhǔn)點到家了,看來不是好兆頭。果真,梅一進門,冷冷地說:送話器問題。說完,手機就扔給了林。
林接過手機,二話沒說,便下樓去了手機城。服務(wù)小姐很熱情,問明情況后,便叫林撥她的號碼。怪了,不但能與服務(wù)小姐通話,音色也不錯。服務(wù)小姐回撥林的手機,效果同樣很好。林拿梅的手機試,同樣沒有任何問題。
服務(wù)小姐說,試試這兩部機子互相通話的效果吧。她拿過梅的手機,開始撥號。林笑問,你知道我的號碼?服務(wù)小姐笑答,你剛剛撥過我的手機,我手機上有通話記錄。撥通后,林一看號碼,啞然失笑——
原來,林手中的手機上顯示的是自己的號碼。他裝錯卡了。
這就是所謂的“故障”。林忍俊不禁地往回走。
上到二樓時,林突然想起那兩個陌生的男聲電話,牙根開始發(fā)癢,心里開始盤算著怎樣跟梅要個說法。
上到三樓時,林突然想起梅說“送話器問題”,便斷定倩打來過電話,林的心霎時躥到喉嚨里來了。
四樓,到家了。林打開門,梅剛洗過頭,正用吹風(fēng)機吹頭發(fā)。
林把紅色手機放在梅跟前的梳妝臺上,裝作若無其事地說:已經(jīng)換新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