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陸關于“大極之辯”的第四個回合,困于門戶之見,忿懟不平之氣,互相指責,曲辭緣飾,已成浮辯。但在辯論之外,行間之內,泄漏出朱熹陸九洲之間不可調和的哲學矛盾,以及私情實意。彼此在理論邏輯上的缺陷甚至人品之優劣也暴露無遺,可謂”朱、陸辯論”之高峰。
編輯切換為居中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先簡介雙方在理論上的補充:
陸子——由“無極”二字轉到“無極而”三字,又轉到“陰陽”是道還是“器”,又轉到“無極”的“極”字訓“中”還是訓“極”,這“三轉”之辯即“太極之辯”全部內容。陸九淵第二封信(全文見《陸集)25一30頁)補充了如下理論:
(一)太極“上面加無極字,正是疊床上之床;下面著真體字,正是架屋下之屋。”如果硬要說明太極是無方所無形狀,加上“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就可以了。“無極”二字怎么能作“太極”的形容詞呢?
(二)“無極”是老氏之學無疑。“老氏以無為天地之始,以有為萬物之母;以常無觀妙,以常有觀核,直將“無”字搭在上面,正是老氏之學,豈可諱也?”
(三)理是客觀實有的,不容否定,不合說無。“此理乃宇宙之所固有”,豈可言無?若以為無,則君不君:臣不父不父,子不子矣。”
(四)以極”訓中,是有根據的。比如:五居九疇之中而日皇極”、“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等等。你說我訓設”為中”是不明理,難道你訓設為是羽嗎?中國漢字屋然一字多義,但有”虛”有實,有童指實發字是實指,無極怎能解作無形呢?
(五)陰陽是“道”不是器,“易之為道,一陰一陽而已。”先后、始終、動靜、晦明、上下、進退、往來、闔辟、盈虛、消長、尊卑、貴賤、表里、隱顯、向背、順逆、存亡、得失、出入、行藏,何適而非一陰一陽哉?奇偶相尋,變化無窮。你朱嘉說“陰陽是形器,不也是味于“道器之分嗎”
(六)尊兄兩下說無說有,不如漏泄多少。漏泄什么?陸子沒有明說。但指出朱子“太極真體不傳之秘,無物之前、陰陽之外,不屬有無,不落方體,迥出常情,超出方外等語,莫是曾學禪宗,所得如此?”
編輯切換為居中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