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世界,我是灰十八
演藝圈里“女神”滿天飛,可敢稱”女王“的還真沒幾位。凱特·布蘭切特不是好萊塢傳統意義上的美女,卻有一張讓人無法忘記的臉。當人們盛贊她的美貌和演技時,她卻說“請讓我自然老去。”
有人說她是天生「女王臉」,不管你看沒看過她的電影,但一定會記住她的臉。在一片性感妖嬈、肉欲媚俗的演藝圈里,凱特的這種睿智高雅的女王風范顯得愈發珍貴。
她在優雅和帥氣間
無縫切換的魅力
無人能敵
凱特布蘭切特和日本的天海佑希有些相似,亦攻亦受,時而冷艷高貴、時而攻氣十足。人送大魔王的稱號也不是白叫的,舉手投足間皆是戲,是個不折不扣的“撩妹高手“,心甘情愿為她掰彎自己。
▲天海佑希
▼凱特布蘭切特
大器晚成的女王
凱特布蘭切特與尼克爾基德曼并稱為澳大利亞國寶級女演員,與一路順風順水的尼可相比,凱特絕對屬于大器晚成。
早年青澀,嫩的可以掐出水的年紀
關于女王早期的經歷,公開媒體上只能找到只言片語。1969年5月出生在墨爾本,因為父親的突然離世,對幼年的凱特布蘭切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沖擊。母親獨自帶大他們兄妹三人。大學畢業后,經濟十分窘困,有一段時間只能住在磚頭都斑駁露出的房間里,每天只舍得喝一杯咖啡。
那個時候,她并未想過有一天會走上大熒幕,一心扎根在自己熱愛的戲劇事業上,主攻莎翁的劇目。在女人最好的黃金年紀里,她在戲劇舞臺上安靜的沉淀著自己的氣質、磨練著演技。時間能沉淀出一個人的真實色彩,屬于她的黃金年代還未到來。
熒幕首秀
直到1997年,28歲的凱特才有機會初登熒幕,與弗朗西絲·麥克道曼(?對,今年因《三塊廣告牌》再度大熱的科恩嫂),聯合出演了《天堂之路》(Paradise Road),關于這個角色人們似乎沒有太多記憶了。
而人生事業真正的轉折點,正是隔年上映的《伊麗莎白》。伊麗莎白是英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有句名言是:“我丈夫只有一個,那就是英格蘭。”在她治下,英國結束多年動蕩,邁向黃金時代。
電影《伊麗莎白》-這張劇照令無數人印象深刻,伊麗莎白一世那瘦削,冰冷,僵硬的狀態,凱特好像女王附體一樣
所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驚呼,這樣一張青澀的面孔竟然能自如駕馭女王這個角色。凱特·布蘭切特就是伊麗莎白啊!《伊莉莎自》的尋演謝加·凱普爾的話也許能說明一切:“我第一眼看到凱特,就從她的臉上看出了成為一名偉大演員的天賦。”
天分不會從頭到尾幫助你。你在靈感發生之間做了些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事后,不少人說凱特是幸運的,這部《伊麗莎白》簡直就是為她量身定制一般。可他們似乎忘記了,凱特多年積累的莎翁戲劇功底;也似乎沒人在意,當時從未演過傳記電影的她,為了演活伊麗莎白,花了多少精力研習古典英語、研讀歷史傳記......憑借這部電影凱特獲得了好萊塢的關注,輕取了“女王”的稱號,從此被稱為“女王”專業戶。
也因為這部電影的成功,凱特囊獲英國電影藝術學院最佳女主角和金球獎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還首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獲獎后的凱特生活一如往常,似乎沒有太大變化。真正讓全球認識她的是下面這部電影。
女王的黃金年代
這部電影讓全球認識她↓
2001年上映的《指環王》三部曲。這部鴻篇巨制角色眾多,凱特·布蘭切特所扮演的精靈女王卻最能讓觀眾產生共鳴,金色白光翩然而至,冰雪仙姿,笑靨如花,讓全球影迷都感受到精靈女王的華彩和護佑。這一角色也成就了影史上的一大經典。
與小李子搭檔,在電影《飛行者》中飾演傳奇凱瑟琳·赫本,并獲得赫本本人的高度認可
完美和不完美都是我,
對自己,我總是說yes!
不少女演員到了30歲就會面臨無戲可演的窘境,但凱特的黃金年代才剛剛開啟。好的演員和年齡、長相沒太大關系,讓凱特·布蘭切特走上事業巔峰的還是千變戲路和扎實的戲劇功底。知名導演大衛·芬奇曾評價說凱特“無時無刻散發出來的那股銀幕力量和能力極為罕見。”
電影《搖滾啟示錄》中反串著名音樂人鮑勃·迪倫,2007年,獲得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等十多座獎項。
奧斯卡獎史上只有三位演員在電影中以反串獲得提名,凱特即是其中一人。凱特在《搖滾啟示錄》片中反串知名搖滾巨星鮑勃·迪倫,瘦削的兩頰,抽煙的舉止,情緒波動時的神色......真是相似度100%。
凱特的完美演繹為自己贏得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影后及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獎。
電影《藍色茉莉》中落魄又自欺欺人的貴婦
而為布蘭切特贏得包括第8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在內的18個影后桂冠的,不是駕輕就熟的女王形象,而是《藍色茉莉》中那個歷經人生重大轉折,落魄又自欺欺人的貴婦茉莉。凱特爐火純青的演技把人性的虛妄脆弱刻畫得淋漓盡致。
永遠不要用你的長相定義你自己,
你的外表無法決定你的價值。
一個人撐起一臺戲,真正開掛的是她在“宣言”中一人分飾了老師,搖滾歌手,科學家,新聞主播,流浪漢等13個不同的角色,通過幽默,吶喊的方式表達不同的宣言,靠演技和個人魅力撐起了一整部電影。
你能想象這是凱特布蘭切特一個人嗎?
凱特素有梅姨接班人的稱號,她正是和梅姨一樣的百搭,可外放可內斂,可高貴可低賤,可嚴肅可搞笑,適配多種角色。面對再小的角色始終全力以赴,憑借自己精準又飽滿的演技,讓自己永遠保持在職業生涯的全盛時期。
2008年底,布蘭切特在好萊塢的星光大道留名,標志了其全球一線女星的影響力。
電影一結束,
她最想回的地方就是家
凱特和老公
熒幕上凱特華光異彩,私底下她的生活卻低調到塵埃。她與好萊塢永遠保持著謹慎的距離(與國內某些明星,搶C位、上綜藝秀的忙碌,真是不可同日可語)。劇場、家庭、銀幕下的她,只是個平穩地守護著家庭的金牛座女人。
與好萊塢女星頻繁離婚、緋聞滿天飛不同,凱特擁有穩定的家庭和幸福的愛情。當談到和老公阿普頓的愛情時,凱特覺得這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二人相識與微識,互相見識過對方最不堪的樣子,也正是這個外表其貌不揚的男人(這張照片已經是我能找到,或許是她老公最帥的一張)最后成為凱特生活中重要的精神支柱。
我的日常生活是一場移動的盛宴
家人永遠是凱特最重要的部分。她沒有因獲得了奧斯卡獎而積極往好萊塢邁進,反而接演許多拍攝期不長的配角,減少了在家鄉以外的工作重心,把更多時間留給舞臺劇和家庭。
私底下的凱特,忙碌而平靜。人們不太常在高端雜志上看到凱特,反而會經常看到她不修邊幅拖家帶口的照片,就好像我們生活中最普通的一員。
當人們讓她在演員與母親之間選擇一個身份時,她毫不猶豫選擇了后者。
請讓我自然老去
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凱特的臉,這是人生的經歷,凱特喜歡這種演變的過程。她不在乎駐顏有術,抗拒任何形式的整容。”你躲不開人生的變化,如果你不憚于改變它,那么恐懼依然會從你的眼睛中流露出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凱特布蘭切特是電影熒幕上的變色龍,通過角色嘗盡人生百態,沉淀培養出不俗的氣質和有趣的靈魂。她盡可能遠離各種名利場,只想做一名普通母親和妻子。很多人希望自己能活成她的模樣,而凱特的女王魅力正是:
我為自己而活,我為己悅而容。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