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半年時間。
現在的生活,之于我,半年的時間已經不那么長。可是,之于我的父母,也許卻不是了。從年后的冬日離開家,已經過了春天,走到了夏天。從刺骨的冰冷到了火燒火燎的炎熱。身體的感官如此明了的告訴我,又是半年。
自從工作后,已經不像上學那般渴望著寒暑假,而是等待著五天后的周末。這種轉變一度讓我的母親失落,用她的話講:以前就等寒暑假,你們就回來了,但是現在沒有寒暑假了,不知道你們什么時候再回來。這種等待變得遙遙無期,我們的這種忙碌也許讓她不得不接受她的女兒們已長大,也要慢慢離開她,每每想到此,她都一度抑郁。有那么一段時間,我都擔心她得抑郁病。
這樣的距離,超載著父母滿滿的思念。
小妹畢業也已一年有余。無比的忙碌讓她身心俱疲。一個人像浮萍般漂流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周邊的那些同事都是一轉眼便是一輩子不見……如此冰冷的生活讓我懷疑她那么柔弱的肩膀如何承擔。就那么僅僅一年的時間,胃病已侵襲著她生活的每一天。如此,還盡量不讓我們知道。就這么堅強的姑娘,生活,也請你好好愛惜她吧。
母親的失落,小妹的故作堅強,促成了母親到小妹那里小住一段時間。因為忙碌,大都母親一人躲在房間里,沒日沒夜的看著電視劇,剩下的就是給小妹燒些媽媽味道的飯菜,如此,已是半月。
我離小妹不遠,母親來到南方自然期待著與我的相見,也計劃著能和我們姐妹倆有一次旅程。在并不成熟的計劃的指引下,我們,南下。我們都訂了晚上的火車,次日到達。7月31日,6:30,我們見面了,三個人臉上洋溢的是一樣的笑容。見到母親和小妹的一剎那,我覺得她們哪里變了、又覺得一切都沒變,這種恍惚在杭州三伏天太陽刺眼的照射下,讓我沒有那么多心情去顧忌這種內心的小波瀾。
day1
飛來峰靈隱寺——岳王廟——曲院風荷——蘇堤——花港觀魚
由于晚上沒有休息好,大家到了酒店,訂好房間,入住,補覺。8:30起床,洗漱……在打鬧和歡笑中,已經10:30。好不容易吃了出了門,吃了飯,走到公交車站卻等不到車。暴曬,讓我們失去了耐心,隨即便打車來到我們計劃的第一站,飛來峰靈隱寺。
對靈隱寺唯一的印象是濟公傳奇,知道濟公在這里。靈隱寺有山有水有佛,在這里修行也是一件樂事吧。只怪天氣太熱,每走一步都是大汗淋漓,只有瘋狂的喝水,還有就是不得已用山間小溪泡腳降溫。不得不說,俯瞰景色絕佳。
從靈隱寺出來已經1:30,正值高溫,水已飲盡,倉惶奔赴下一站,7路車的空調成為短暫的安慰。岳王廟對面是肯德基,于是便到那里小坐降溫,另外買了三瓶冷水。2:30入岳王廟,看岳飛生平。廟不大,3:30就已出來,走向西湖。
常聞西湖美景,正值夏季,大片的荷花卻是如此震驚。此刻,微微清風,明朗的陽光,棉花般的云朵,蔚藍的天空,荷葉連綿,心已歸此處。如果不是三伏天,沒有毒辣的太陽,沒有大汗淋漓,此刻心應是無比暢快吧。
為了搭乘西湖外事游船,我們踏上蘇堤。話說要過五座拱橋,便踏著高溫走上不知多長的蘇堤。奈何依然三伏天兒,體力不支,只得坐在湖邊的長椅上頂著高溫休息……可也就這一坐,耗盡了我們行走的耐心和繼續游玩的決心。走在蘇堤上,兩側是草坪、是楊柳、是開著的紫色的花、是深邃的湖水……還有,呼嘯而過的騎著自行車的人們……終于走到乘船的地方,卻已5:30,沒有售票處,沒有工作人員……我們盲目的坐在高溫下等待,趁著空隙看了看花港大條大條的魚。
6點,高溫的灼燒讓我們失去理智,也放棄了游玩。6點半,擁堵的路面,打不到車,汗水侵蝕著我們最后的耐心。鳴謝滴滴打車,把我們帶回了酒店。簡單吃了快餐,買了冰鎮的泡沫飲料,沖了澡,開著空調,躺在軟綿綿的床上……半個小時過后,全身酸楚。
day2
胡雪巖故居——河坊街——銅屋——西湖外事游船——雷峰塔——柳浪聞鶯——斷橋——音樂噴泉
凌晨,F姍姍來遲,火車晚點近5個小時,匆匆睡了覺。9點慢慢起床,疲憊已除去大半。10點,早飯吃了蔥油面條和薺菜餃子,然后等車。下車后看到胡雪巖故居的標識,臨時決定去看一下這位“紅頂商人”。故居中處處透露著奢華,表明著胡雪巖的品味、屬于商人的聰穎和對于那些大戶人家應有的羨慕。可命運往往就是這樣,從人生巔峰到窮困潦倒也僅僅五年……人生,奈何要大富大貴,簡單一生最好不過。唯一的遺憾便是,滄海中,時光里,僅僅是匆匆過客。
河坊街,到處是各色絲綢,各種杭州特色美食,當然還有F喜歡的古劍。因為火車不能攜帶,也便作罷。在麥當勞中少坐片刻、吃些涼飲,也便忘了外面的炎熱。河坊街里還有座銅屋,各種銅藝術造型令人震撼。不得不感嘆,如若專注如一,定有所成。
走過古街,路過吳山廣場,向西湖疾行。已近下午2點,高溫作祟,我們便隨即坐下準備進餐。午餐是西湖筒骨魚、叫化雞、酸辣土豆絲和一大瓶冰鎮雪碧。酒足飯飽,坐車再次來到蘇堤。終于,3點半坐上游船。
在船上,才能親切的感受到西湖的溫柔。波動的湖水蕩著我們柔軟的心,湖心小島盈盈綠色,遠觀的西湖所有美景,頓覺,自然是如此震懾人心。游船結束,小妹匆匆趕往火車站,踏上歸途。
我們沿著西湖,來到了雷峰塔。從小便伴著白娘子的故事長大,這種凄美的傳說增加了雷峰塔的神秘。上雷峰塔有很高的樓梯。雷峰塔第一層、第二層可看其倒塌后遺址全景。新建的雷峰塔有著符合時代的氣派感,而遺址的舊磚寫滿了歷史的滄桑,樓上的木雕講述著白娘子的動人故事,頂層塔外俯瞰西湖全景。陽光下,西湖泛著波光,吹著微風,想象著這里的種種際遇,之于愛情的凄美,如此令人動容。
走出雷峰塔,沿著西湖,走著走著,忘記時間,也忘記了距離。很快我們便到了柳浪聞鶯。公園景色很美,有芳草萋萋,更有西湖美景在旁,儼然成為杭州人們茶余飯后健身的好去處。
時間已近6點。買點水,便乘車去往斷橋。下車后,天已朦朦黑。夜晚的西湖,斷橋旁,可遠看雷峰塔,可近觀游船,如此燈光點點,西湖夜景也已罪人。晚上西湖邊的人們太多,大家一窩蜂的沿著西湖走,來的,往的,夾雜著各種蚊蟲,這三伏天里的西湖的夜晚也降低了美麗,只剩下內心的煩躁和歸意。也算看到了西湖的音樂噴泉,雖然遠觀,卻也給這滿心的燥熱降了幾度。
乘車回酒店,已晚上9點。等車是如此煎熬,交通是如此擁堵,本不遠的路程居然讓人有了睡意。隨便買了點晚餐,卻已沒有食欲。
day3
龍井村——九溪十八澗——九溪煙樹——錢塘江
依然10點半才出發,吃個早飯兼午飯,考慮著近日的行程。老媽下午5點的火車,4點鐘必須趕往火車站,就決定去九溪吧。
在網上看到九溪的自然景觀也蠻宜人,可是到了此處卻滿是悔意。九溪十八澗挨著龍井村,剛下車就有茶農領著我們去買茶,還傻乎乎的以為她要帶我們去九溪十八澗呢。后來下下狠心決定還是去游個九溪吧,便背著行李、拎著皮箱穿過龍井村來到了九溪十八澗。整個山林里,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茶樹,是和孩子們一起游玩的成人,浸著溪水,你潑我一下,我淋你一下,儼然就是潑水節。
我們詢問茶農,穿過九溪需要多遠,答曰:一個半小時,一半石頭路,一半柏油路,你們拉著行李不好過。F說,我來試試。也就拎著皮箱踩在了石子路上。沿途走過9條小溪,九溪也因此得名吧。想著過了九溪,心里高興得不得了,路途已過半。走過九溪,看到九溪煙樹,有條微型小瀑布,也都成了人們嬉笑玩水的地方了。終于踏上了柏油路,皮箱可以推著走了。一路幾乎沒有停歇,就快要走出去時,才如此深刻的感受到高溫下、行走中身體的極限,終于走不動了。勉強走出九溪,買根雪糕降暑。后來晚上一查,才知我們用1個小時10分鐘,在三伏天里走完5公里。
出了九溪,對面就是錢塘江。江面在下午3點異常安靜,只剩下太陽的溫度。在等車的過程中,沒有遮擋,沒有車,幾乎暈厥……
到了火車站已4點多,取了票,買了點蓮子和冰水,給老媽送上了火車。
而我們呢,由于沒有買到終點的車票,只得在前一站掙扎著從臥鋪上爬起來,補票站一個小時回家。到家后已經凌晨3點40。
三日的高溫,讓我們迷失在了杭州。體驗美景的也心情變得不那么強烈。可是,酷暑下,那么多的家庭都一起來到了杭州,我們這點堅持又算什么?工作中、學習中的我們,也許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團聚,抽個暑假、抽個周末,方能促成旅行,方能成全親情的短暫溫馨。而親情,在三伏天里也會隨著升溫,少去一些落寞吧。
歲月里,只有陪伴才來得那么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