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一個四川閉塞貧窮的小縣城,縣城最好的一所中學也只是“省重點”,高中部的學生是通過中考從各個鄉(xiāng)鎮(zhèn)選拔來的“尖子生”,高一開學典禮上,校長給大家講話:“你們現(xiàn)在應該感到無比自豪,因為你們現(xiàn)在所在的學校就是咱們?nèi)h人民的北大清華。”但就是這所全縣人民眼中的北大清華,都是好幾年高考才出一個真正的“北大清華”人才。而考上北大清華的那名學生會被立刻打上榜樣的標簽,縣城的主干道上會掛上橫幅“熱烈祝賀我縣學子XXX考上北京/清華大學”,一夜之間全縣人民都會知道他的名字,他的故事會被作為傳奇在家家戶戶間傳頌,甚至會被傳頌好幾年。而我是2007年考上的這所高中,從我到那里上學到我如今都大學畢業(yè)兩年,好像都沒有再聽說哪家孩子再獲此殊榮。
對于那個時候的我們,北大清華這樣的頂級高校對于我們這些祖祖輩輩絕大多數(shù)都是農(nóng)民、求學之路呈現(xiàn)“村小-鎮(zhèn)中心小學-鎮(zhèn)初中-縣高中”的蜿蜒曲折、初中才開始學英語、大城市的霓虹燈和車水馬龍只在電視上見到過的十四五歲的孩子來說,是那樣的遙遠,那樣的神圣,那樣的高不可攀。畢竟,能考上一所普通的重點大學,都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我所在的班級是全縣最好的高中的重點班,全班50多人,高考時僅9人分數(shù)線達到了當年的一本分數(shù)線,這9人也是當年全縣的所有的文科考生中的9人)
我高中的同桌是一位很平凡的女生,高一的時候,她就告訴過我她想要考北大。當時雖然很佩服她的遠大理想,但是還是覺得目標太高了,所以覺得她也就是說說而已,并沒有當真。記得她那時候很愛看書,尤其是文學作品,她的文筆也非常好。但是高中的學校并沒有圖書館,所以她在高一入校沒多久的時候就在學校對面的書店辦了閱讀卡,周末的時間,她就經(jīng)常泡在書店第二層的小閣樓里閱讀(書店的書只能在那里看,不能外借),一坐一整天。高一高二的時候,同桌的學習成績也就是中游偏上的樣子。等到了高三,同桌便很少去書店看雜書了,而是拼命地做題背書。高三上學期結(jié)束,她的成績突飛猛進,排名蹭蹭蹭往上躥,成為了老師眼中沖刺一本的候選人。即便如此,北大還是那么遙不可及的一個夢。
高考成績出來之后,她的分數(shù)是文科第二名,被武漢大學的哲學系錄取,北大之夢也就隨之落幕了吧。后來,我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選擇了到離家之外的城市復讀,學校封閉式管理,簡直是與世隔絕的一年,加上后來,大家漸漸不再使用QQ,而改用微信,跟高中的好多同學都漸漸斷了聯(lián)系。斷斷續(xù)續(xù)有她的消息,聽說她在身邊很多同學打算轉(zhuǎn)專業(yè)時決定繼續(xù)學哲學,聽說她去臺灣大學做交換生,聽說她……而幾年之后,再聽說她的消息,是她考取了北京大學哲學系的研究生!少年時遙不可及的夢想居然真的被她一步步實現(xiàn)了。
再后來,有同學建了高中微信群,加了她好友,看到她也偶爾在朋友圈里發(fā)的她在未名湖拍的照片,聽學術(shù)大師的講座,分享朋友寫的書,以及她的個人公眾號更文的動態(tài),看起來,她是那么享受現(xiàn)在的狀態(tài):讀書、學習、寫作。她在實現(xiàn)自己夢想的過程中吃過怎樣的苦、做過哪些努力,我一無所知,只知道她真的過上了跟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不一樣的生活,相信她對于這中間過程的付出和最后結(jié)果的收獲肯定是樂在其中。
回想當初年少時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滿懷壯志,可是能夠一步一步堅持完成的人真的寥寥無幾。當真的走出半生,也許生活的閱歷早就將我們打磨成了自己不想要成為的人,還有多少人記得年少時的夢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