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2月29日,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伍家崗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入戶令”的動員令。今天我和媽媽的工作主要內容是深入社區進行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體溫排查,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我和媽媽主要負責社區里一號樓和四號樓共計55戶。因為居住的這個社區是老舊小區,以中老年為主。每一棟樓都是三個單元八層樓,全部都是樓梯,沒有電梯。我和媽媽都是一次性爬上八樓,從上往下進行排查。住在四號樓二單元的周奶奶是一位87歲的老黨員,看見我們爬樓很辛苦,搬出凳子在樓梯口叫我們坐下休息,并深情地說到:“你們辛苦噠,感謝你們的付出。我們響應國家的號召,宅在家,不出門。”。
近期,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我們社區一共收到了萬斤愛心蔬菜,堆滿了社區門口的小院。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和下沉到社區的志愿者一共80余人。對萬斤蔬菜進行了處理和分裝。社區共有1000余戶人家,隨后800余份愛心蔬菜由志愿者們分樓棟逐戶送上。很多志愿者家庭都沒有能領到愛心蔬菜,但他們堅持一定要先滿足居民們的需要。兩小時內全部發放到位,給居民們解決了難題。因為目前物資是不對個人出售,都是在社區定好,專門的工作人員送過來,由志愿者們核對準確后派送到每家每戶。我和媽媽負責的樓棟發放了38份愛心蔬菜,收到愛心蔬菜的居民們紛紛在社區微信群里發出衷心的感謝。我們的心暖暖的。
我做志愿者的初衷是因為,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的,我的媽媽是一名黨員,也是一位非常熱心快腸的人。每天看著新聞里疫情越來越多,她便坐不住了。在2月5日加入社區,成為了一名黨員志愿者。她除了每天在社區幫忙之外,還要照顧我的一日三餐。再后來,隨著疫情越來越嚴峻,社區志愿者緊缺,我在媽媽的鼓勵下,2月14日主動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們每天早上八點半在社區登記簽到,下午兩點開始,忙完工作已經是晚上六點多。
2020年新年伊始,似乎全世界都在提醒著我們,要學會珍惜。2月我即將迎來自己的生日,而這個生日注定不平凡。我收到的最棒的禮物是朋友從國外寄回的口罩,心里無比溫暖。在我大學畢業之前,我覺得武漢是一個小氣又局促的城市,不是每個人都能出人頭地且付出并不會有回報,所以很多人也就拒絕付出,放棄回報。世界上總有那么一座城市可以收容貪圖舒適的人。
前前后后我在武漢住了有六年時間,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整個街道沒有了煙火氣,原有的生趣都煙消云散,只剩下低聲嗚咽,擰痛了人心,揉皺了人情。希望武漢可以快點好起來。
有時候看新聞都是分裂的,越是夸贊,越是祝福,越是說一些鼓勵支持的話,越是稱「硬核」,越是感到悲涼,有時彈出來疫情出現三連降!點進去,湖北除外。不由得心頭一顫。其實我也會害怕,我媽媽也是。
在志愿服務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社區里有很多獨居老人,他們的子女不在身邊,雖然脾氣古怪,對于我們上門調查也不是很配合,但是我們一次次的行動最終是得到了他們的肯定。我媽媽跟我講,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不要跟他們計較太多,他們年輕的時候為國家做了很大的貢獻,他們現在老了,我們要學會感恩。是啊,世界上最疼愛我們的人是父母,面對如此深愛的父母,我們習慣了索取,忘了感恩。要知道,生命來來往往,父母的來日并不方常。若是感恩父母,深愛父母,那就要珍惜現在開始的每分每秒。
這次和媽媽當志愿者的經歷,讓我感受到了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共振的。過往我們總是圍繞著自己,在有限的空間和條件下與自己合作。而這次成為志愿者便是在媽媽身上獲得了勇氣,放下評判自己,與自己合作。在與他人之間的共振,與自己的關系既戰勝自己內在的力量,超越它,與我內心的對話。在這樣的一個時期,我們除了照顧自己、叮囑家人、感慨世相,此外并不能做什么。無論外界如何風起云涌,我愿意并且就在此刻拿回生命的責任。我接招,且用我有限的生命學會所有的招式,應對這個撲朔迷離的生命嘉年華。
病毒可怕,危難可怕,不確定很可怕。但是有一樣事物是可以戰無不勝地支持手無寸鐵的凡人,那就是你的面對,以及隨之而來的回應。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回應生活,回應這場戰役。我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