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幾位朋友去新開張的食刻包子鋪吃包子,沒吃飽。不過話說味道還不錯。而且,對于我來說,吃包子,品嘗的其實是回憶。
我確信但凡有過吃食堂經歷的人,對于包子一定是有份特別印象的。我在高中時曾住校半年,主要目的是在下午放學和十點鐘結束的晚自習之間,可以在學校食堂吃頓難吃無比的晚飯以填飽肚子。那時的我已經長到了160斤,猛長身體的階段已經過了,但飯量依舊在。
說到長身體的階段,初中時有段時間住在工廠里。工廠食堂里我最愛吃的自然是包子,二兩半一個的大包子,現在想起來還饞。由于特能吃,引起一些工人哥哥的不服,傳話過來說要和我比試。我淡定地請人傳話回去,我平時一頓吃四個,能吃到這個量咱們比比無妨。對方直接慫了。
中學食堂里的包子是同學們的最愛,包括我。但蒸的次數比工廠里還要少很多,難得吃一回。一般餡里沒什么肉,但餡兒不知道是怎么調的,確實好吃。
凡事總有例外。有一次和七八名同學一起吃美味的包子,我拿起幾個包子中的一個,一口咬下去,當時就呆住了——這個包子里包的是純肉!當我說出這個驚人的消息時,十幾道羨慕之極的目光投射在了我的包子上,而當時的我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忝不知恥地幾口就把那包子給吞了。當時只有喜悅之情,可多年之后,每每回憶起此情此景時,我都想說:上天如果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和同學們分而食之。
事后我們幾位同學都十分肯定,這個肉包是大師傅給自己包的,可能食堂來了新人不熟悉規矩,不小心把這個外銷了,此時必定正在被前輩罵得低著頭不敢抬起來。
有一次,高中食堂又蒸了包子,同學們聞風而動。因為只有住校的人才能在食堂吃飯,不住校的不給進。于是我們好事的班長挑頭,讓我帶二十個回來給班里同學吃。急功好義的我當場就答應了。那天窗口是個和我差不多大的毛頭小伙子,我一直懷疑那個肉包就是他不小心賣給了我的。這小子一口咬定我自己不可能吃得完這么多,不賣給我。我都在班里夸下了海口,只好堅持無理力爭,其它大師傅和其它同學也紛紛加入了進來。爭到最后,得出一結論——我要能吃得下四個,我想買多少都可以,吃不下,付錢走人。為了防止我作弊,我被一眾大師傅請到了廚房里面吃。事后證明,我上當了。
由于我在廚窗里面吃包子,所以廣大就餐的同學們不明就里,紛紛扒在廚窗那里看,一邊看還一邊議論嘻笑,弄得我驟然緊張了起來。吃到兩個多的時候,還不小心把打的湯給灑地上了。而眾位大師傅也沒閑著,有的勸我,有的和別人嘀咕我,弄得我還真有些難以下咽了。畢竟這是頭一回真刀真槍和人家比吃的,遠沒想象中那么簡單,對場外因素的抗干擾能力真心不行。
這時,一位老成持重的大師傅過來了,手搭在我肩上,語重心長地勸慰了我一翻,我趕緊就坡下驢地鎩羽而歸。素以能吃而小有名氣的我,唯一一次當眾露臉的機會就這么結束了。
其實,事情遠未結束。
每二天中午,我在宿舍和一位同學正在聊天兒,進來一外班的相熟的同學,他顯得十分興奮,進門就問我們聽說沒有,昨晚有個家伙和食堂的大師傅打賭,一頓吃了六個包子。我們兩人被他逗得大笑不止,笑得那位同學有點兒發懵。我同學邊笑邊用手指著我告訴他,你說的那人就是他,而且只賭了四個,還沒吃完。這位同學顯得極為掃興,十分失落地走了。弄得我覺得我有些對不住他。
我當時就讀二中,大我一歲多的姐姐就讀一中,兩學校的距離不可謂不遠,在那個沒有網絡沒有手機的年代里,消息依然迅速地傳了過去。約一周后,我在家里,我姐也回來了。她一看到我,就顯得極其興奮,和我在宿舍里遇到的那位同學一模一樣。她迫不及待地問我,我們學校是不是有位同學和食堂打賭,一頓吃了八個包子。八個!
我忍不住又笑了起來。不過在我姐面前沒敢大賣關子,笑過后趕緊如實招來——打賭的人就是你弟弟我,賭約是四個,實際上只吃了兩個半。那一瞬間,我姐顯得極為掃興,也和我宿舍里遇到的那位同學一樣一樣的。這次我沒覺得對不起她。八個?想撐死我啊!
這么多年過去了,關于包子的種種,記憶憂新。
為了懷念我那早已逝去的青春,我決定再找個人打個和包子有關的賭。
賭約標的:食刻包子鋪的湯包。
標的數量:六籠
賭局地點:海口食刻包子鋪
進餐時限:四十分鐘
其它規定:
1、一籠一籠地上,不能一下子堆六籠包子在我面前;
2、我承諾在吞食包子時,不喝水、飲料、湯、粥等等等等輔助性飲品;
3、現場人員不可以給我施加精神壓力。比如目不轉晴地長時間地盯著我看,邊竅竅私語邊偷窺我,斷言我吃不下了,等等等等。
賭注:請一周的包子,品種不限,多少任吃,打包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