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老師曾說“遇事三問,一,是什么?二,怎么樣?三,為什么?”
? 而我有三答“一,要做什么?二,要做成什么樣?三,如何做成那樣?”
? 關于日更教會我的那些事,我想通過回答這三個問題來說明。
? 一問,是什么?日更教會我的那些事兒是什么?
? 日更教會我,每天更還是不更,不是隨機事件,不是不可預料之事,沒有概率可言,也沒有分布可以統計。
? 二,怎么樣?日更情況怎么樣?
? ? 你今天堅持日更了,那就是百分百更進一步;你放棄日更,就是重頭開始。日更反而像疊盒子游戲,疊了就多一層,沒疊就一層沒有。只不過有所不同的是,疊盒子是游戲,可游戲,日更不能。疊盒子疊的不好,可能就掉幾層,日更不是。
? 2019年2月25日開始第一次日更挑戰,堅持七天以后,因為忘記日更而中止。
? 于2019年3月日,重振旗鼓第二次開始日更挑戰。并以“明天見,天天見”創建快捷方式日日警示“勿忘更”。2019年4月16日,忘了是什么原因,在日更40天之后,沒有完成日更,也沒有復活卡,結束日更。
? ? 2021年1月23日,不知是春風吹醒夢中人還是其他什么別的原因,我又開始了日更。我在第一篇寫道“我想在簡書(jianshu)有所建樹(jianshu)”“所以好久不見,拭目以待。”至今日,日更52天,已打破個人記錄。
? ? 三問,為什么?
? 從這三段日更經歷來看,第一次沒有堅持是因為不清楚規則,沒有達到一百字的要求,情有可原。
? 第二次,是因為自己內心懈怠,沒有好好規劃時間。又兼沒有端正自己對日更的態度,沒有正視日更的意義,沒有下定堅持日更的決心,也沒有立下日更的目標。凡此種種,怨不得人。
? 這一次,我不去想日更的意義,也不去想日更的目標,甚至不去想任何和日更有關的一絲一毫。我只伸兩只拇指,在小鍵盤上輸出文字,表達我想要表達的思想。我不知道在另一端會有誰會看到這些,誰會看不下去,誰會真心喜歡并因此豁然開朗,誰會難以忍受下場理論,誰會心有所感發表感言。這些都未可知,不可期。
? ? 我只愿,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日更了,不是因為我失去了表達的熱情,只是我換了一種方式表達自己。
? ? 我想再更個48天,我就能用“三答”闡述我對日更的堅持,對表達的熱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