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尤其是沉溺于網絡游戲,很會人會覺得這個責任應該歸咎于馬化騰,要不是他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孩子玩游戲,馬化騰害了多少人,尤其青少年學生。如果要追究責任的話,其實孩子玩游戲成癮,最大的責任是在于家長,而不是別人。
如果你在生活中觀察比較多的話,你會發現玩游戲最上癮的孩子,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學習興趣不大的孩子,一種是家長忙于自己的事情,平時管束比較少的孩子。
為什么這兩種孩子更容易對游戲產生極大的興趣呢?原因其實很簡單,滿足了他們的某種需求。
第一種孩子,對學習興趣不大,甚至沒有興趣的孩子。孩子的時間大多數時間是在學校,由于對學習沒有興趣,回家之后玩游戲對他們來說,相當于解放了,把在學校的壓抑在游戲中釋放出來。也就是說游戲能夠帶給他們更多快感的滿足,刺激感,而沉溺于其中。
第二種孩子,家長顧不上的,這樣的孩子大多數是無聊的,精神世界是空虛的,缺少陪伴,他們只能在游戲得到滿足,找到存在感,從而滿足他們精神世界的空虛。才會對游戲有著極大的興趣和執著,這是由于成人的原因 所造成的結果。
作為父母當孩子沉溺于網絡世界時,應該怎么做呢?有人可能會說,斷其WiFi,收其手機,砸其平板,鎖其電腦,就能斷了他在玩游戲的念頭,其實這樣是解決不了的問題,治標不治本,還會衍生出新的問題。
1.多一些陪伴。
想讓孩子戒掉網絡,最好的辦法就是家長先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很多家長自己在家都抱著手機不放,玩游戲玩得不亦樂乎,孩子怎么可能會不玩呢!家長自己就要先放下手機,多陪伴孩子一些,和孩子一起聊聊天,做做親子游戲,一起看看書,孩子自然也會遠離手機了。
2.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有人可能會說:我也想帶孩子出去,問題是叫不動,要么就是出去不知道干什么。叫兩次孩子不去就放棄了,當然不可能把孩子帶出去了,你只要堅持孩子肯定會跟你走。帶孩子去哪里,可以去的地方多了,附近的公園,樓下打打球,跑跑步,帶孩子去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偶爾去一下游樂場,都可以。總比大人孩子都窩在家里玩手機要好吧。
3.培養孩子的興趣。
有句話說得好:東方不亮西方亮。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不見得對別的東西也沒有興趣,想要孩子遠離網絡,就應該從孩子的興趣入手,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看看孩子喜歡什么,可以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如果孩子什么也不喜歡,那就給孩子培養出來一個興趣出來,比如:運動類的,樂器類的、畫畫、書法、口才演講等等。
總之,你不用心點對待孩子,總是一個手機就把孩子打發了,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孩子對網絡的興趣越大,對學習的興趣越小。我們要多花一些時間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有節制的玩手機,孩子自然就不會成癮了,孩子的習慣不管好的還是壞的都是父母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