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有些人憑一句話重塑形象,至少有這3個
?《紅樓夢》里,有沒有人物通過一句(段)話扭轉了既有印象,改變、重塑或者補充了我們對他的看法?
我印象中是有一些的。這里就試舉三個由印象不好到好的例子,拋磚引玉。
?01賈璉:不肯欺負老百姓
這件事書中沒有正面寫,是通過平兒向寶釵講述的方式介紹的,不過畫面感還是很強。
說的是賈赦看中了一個外號“石呆子”的藏家的“二十把舊扇子”,無論要多少銀子都愿意買,但那石呆子盡管“窮得連飯也沒得吃”,卻對那幾把扇子愛逾性命,“我餓死凍死,一千兩銀子一把我也不賣”。
受派辦這件事的賈璉想盡辦法,石呆子就是不賣,沒轍了。三天兩頭被賈赦罵沒用。
結果賈雨村聽到這個消息,想了一個辦法,輕而易舉地就把那二十把扇子送到賈赦面前了。原來賈雨村是濫用公權力,訛那石呆子拖欠官銀,把他抓到衙門里去,要他變賣家產來賠補官銀,結果那幾把扇子就被抄了,“作了官價”(也就是白菜價)給了賈赦。這是典型的以權謀私、欺壓百姓啊!
但賈赦卻由此在賈璉面前大大夸獎賈雨村,羞辱賈璉。這時,賈璉說了一句話:
“為這點子小事,弄得人坑家敗業,也不算什么能為!”
賈璉在父親面前向來不敢抗命,說了這句話后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被大為光火的賈赦“混打了一頓,臉上打破了兩處”。但他終究說出了上面這一句話,對賈雨村這種隨意用權害人的行徑作了否定,同時也對父親欣賞賈雨村的態度作了否定。
這是需要勇氣的,同時也表明賈璉是有良知底線的。
賈璉是個挺能干的人,在賈府年輕一代里屬于佼佼者,也頗受器重;但從個人品性修養上來講,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恐怕還是好色如命、厚顏無恥。
但從上面他說的那一句話則使這個人物形象一下子更豐滿了,甚至變得可愛了。
當一個人有權有勢,要“損人利己”非常容易時,能夠克己容人,真的不容易。?
02倪二:為賈蕓雪中送炭
那天,賈蕓想找王熙鳳謀個差事,要預備點禮物,找到舅舅家去,豈料那卜世仁夫婦不僅不幫忙還給了一頓奚落(真“不是人”)。賈蕓怏怏而歸卻在半路上撞上了一個醉漢。
那醉漢不是別人,正是“醉金剛”倪二。這是個什么人物?書中有介紹:“原來這倪二是個潑皮,專放重利債,在賭博場吃閑錢,專管打降吃酒”。
原來是個“混社會”的。所以說盡管兩家是“緊鄰”,平時是不太來往的。在他倆撞在一起時,倪二也確實表現出了“潑皮”本色,又罵又抓,一副兇相,讓人確信他的確有能力放高利貸。
但一聽到賈蕓的聲音,再一看賈蕓心情不好,又聽出有什么難事,倪二馬上說:
“有什么不平的事,告訴我,替你出氣.這三街六巷,憑他是誰,有人得罪了我醉金剛倪二的街坊,管叫他人離家散。”
這話很講感情,但這還不是我認為“扭轉印象”的話。
因為這句話固然很有“豪氣”,但未免也太有“殺氣”了些,像賈蕓這樣安分守己的少年子弟恐怕還要擔心惹出麻煩呢。
當然,倪二這話一說,賈蕓倒不能不講給他聽了,因為講了他能否幫上忙另說,不講可就等于自己看輕他了。
待賈蕓把卜世仁的事告訴倪二,倪二一時大怒,說“要不是令舅,我便罵不出好話來,真真氣死我倪二”。有意思的是,換作他人,也許就“同仇敵愾”地替賈蕓罵幾句卜世仁就完了,倪二卻偏偏不罵,偏偏與眾不同地說了以下的話:
“也罷,你也不用愁煩,我這里現有幾兩銀子,你若用什么,只管拿去買辦。但只一件,你我做了這些年的街坊,我在外頭有名放賬,你卻從沒有和我張過口。也不知你厭惡我是個潑皮,怕低了你的身份,也不知是你怕我難纏,利錢重?若說怕利錢重,這銀子我是不要利錢的,也不用寫文約,若說怕低了你的身份,我就不敢借給你了,各自走開。”
他提出要幫賈蕓解決燃眉之急。但這也還不是我認為的”扭轉印象“的話。
因為盡管倪二明確說了要賈蕓放心,不會要他的利錢,但賈蕓雖說了解倪二”頗有義俠之名“,卻還是不敢理解為不用付利錢,說實在的還有點不敢借,但又想“若今日不領他這情,怕他臊了,倒恐生事”,心里還有點勉為其難。
至少我也跟賈蕓的想法差不多,感覺這倪二很可能會“殺熟”啊!
但我們想錯了。
在賈蕓說了幾句客氣話,表示“你是好漢”,不是我不想“和你張口”,只是因為你平日結交的“都是些有膽量的有作為的人”,我是“無能無力”的人,怕你不肯理睬,你既這樣講感情,我回頭“按例寫了文約過來”之后,倪二說:
“既說‘相與交結’四個字,如何放賬給他,使他的利錢!既把銀子借與他,圖他的利錢,便不是相與交結了。閑話也不必講。既肯青目,這是十五兩三錢有零的銀子,便拿去治買東西。你要寫什么文契,趁早把銀子還我,讓我放給那些有指望的人使去。”
正是這段話,扭轉了倪二的印象。
同樣是很講感情,并且是對“義俠”精神的一種生動詮釋。總體上是順著前面他所說的兩段話而來的,那我為什么說這段話才“扭轉印象”呢?
因為倪二這段話是對上面他表示愿意幫助賈蕓解決困難和愿意提供無息貸款的強化和補證:
他愿意幫助賈蕓,是因為賈蕓是他多年的街坊;愿意無息貸款,是因為他尊重賈蕓的“身份”;現在強調無息貸款幫助賈蕓,是因為賈蕓說到了“相與交結”。
從“緊鄰”到“結交”,在感情上是不一樣的。
倪二如果只不過是說說客氣話,實際上還是放高利貸,那他是沒必要說上這一段話來強調的,更不必說如果賈蕓堅持要寫文契,就不借給他了,而會順坡下驢,說“你堅持要寫么那也由你”。
而在賈蕓,這個時候雖仍未全信,但至少已經確認,倪二這個時間的話是真的,還有點擔心“他一時醉中慷慨,到明日加倍要起來”,還在猶豫不決。當然,他還是決定借,“不妨,等那件事成了,也可加倍還他”,這里有賈蕓的果斷,也有他對倪二建立的信任。
有個細節很妙,賈蕓拿著倪二給他的那卷銀子,還到錢鋪里稱了稱,是“十五兩三錢四分二厘”,與倪二所說“十五兩三錢有零”一致,證明他確實不是跟賈蕓說著玩的,數目是對的,他的話也是算數的。?
薛蟠:在母親和妹妹面前哭
對“呆霸王”薛蟠,除了曾因騷擾柳湘蓮不成被揍得哭爹喊娘,可曾見他哭過?
有這么一回,他在母親和妹妹面前哭過。
那一次寶玉挨了父親打,薛蟠被懷疑與此事有關,薛姨媽和寶釵說了薛蟠幾句,結果薛蟠頂嘴,還拿最為敏感的“金玉良緣”來說事,弄得寶釵哭了一晚上,第二天見了母親又哭。
這時薛蟠表現得很有哥哥的樣子,跑來向妹妹道歉,說自己是胡說八道,說妹妹不是“多心說歪話的人”,要她原諒他,特別是表態從今以后再不同那些狐朋狗友“一處吃酒閑逛”了。
而在母親質疑他“你要有這個橫勁,那龍也下蛋了”時,薛蟠說了下面這段話:
“我若再和他們一處逛,妹妹聽見了只管啐我,再叫我畜生,不是人,如何?何苦來,為我一個人,娘兒兩個天天躁心!媽為我生氣還有可恕,若只管叫妹妹為我躁心,我更不是人了。如今父親沒了,我不能多孝順媽多疼妹妹,反教娘生氣妹妹煩惱,真連個畜生也不如了。”
說著這番話時,薛蟠“眼睛里禁不住也滾下淚來”。然后,他又是要叫香菱給寶釵倒茶,又是要給寶釵的項圈去炸一炸,又要給寶釵添補些衣裳,好歹讓寶釵哭不了了。
薛蟠這個人,雖然口口聲聲說自己“畜生不如”“不是人”,但我們都知道他并沒有脫胎換骨,整體上到終了還是個典型的紈绔子弟。畢竟從小就被寵壞了,想改頭換面談何容易?
但是從上面這番話,仍可見他其實也并非毫不顧及母親和妹妹,也在一定程度上希望自己能夠代替亡父撐起這個家,只是積習難改而已。
畢竟,意識到并不等于就能做到。
他早已被寵壞了,他有點無法克服慣性。
這對我們現在的教育,其實也是值得借鑒的。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說,薛蟠哭著說出的話,估計并沒有真正兌現的話,讓我們看到了他心靈里的柔軟之處。
對以上說法,朋友們以為妥否?還有其他人物類似嗎?歡迎討論!
此處所有圖文,均為本人原創,不論深淺,只求用心。望朋友們評、贊、藏、轉,不吝支持,公眾同名,敬請關注。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