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如果能和職業結合起來肯定是最理想的狀況了。
我的理想就是“愉快地干著自己喜歡的事”,這樣的人生就會非常的完美,就可以幸福地過著生命中的每一天。
在現實的生活與工作中,這種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當刻意地把這二者捆綁在一起就會發現,二者結合的產物可能和原先想象的不一樣,變了味兒。
“沒事就是想寫寫畫畫”這樣的愛好往往是很多人的興趣所在,這也許也是人類的天性。最后能夠以此為生的人,成名成家的人畢竟是極少數。
大作家和大畫家是人尖中的頂端,眾多像我這樣的普通人都還在干著自己的本職工作,以此養家糊口。我們也都看到各地畫家村中的所謂畫家們都在為了生計辛苦奔波,他們不停地想辦法來推銷自己的作品。
所以在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我的父母就告訴我一定要找一個今后能夠養活自己的專業,找一個今后好找工作的專業。
所以我就選擇了理工科,這樣就業的范圍就會更廣一些,畢竟這個社會的運行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作家和畫家。
碼字的愛好一直埋藏在我的心里,一有時間就喜歡看看雜書,寫寫隨筆,讓自己的思想有一個釋放的空間。
我想這也是為什么簡書有這么多文學愛好者的原因吧,職業作家一般是不會到我們這一群人中間來的,這里是文字愛好者本職工作之外的休閑場所。
如果我們的愛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可以支撐起專業性的工作就可能會成為我們的飯碗,就可以被稱為專業人士啦。
但是,這個時候愛好的味道就可能發生變化,一旦成為專業工作就會有責任和壓力。比如,成為某個專欄的簽約作者之后,就會有催稿的壓力。就要想很多問題,我們寫出的東西夠不夠水平呢?能不能得到讀者的認可呢?這時對你的評價標準和體系就變了,還要應付各類宣傳部門和各級領導的檢查。
迎合別人口味寫出的東西就不是自己的味了。
在公司里我經常被臨時抓差給領導寫講話稿,就往往要先按領導的思路來策劃,認真學習和領會領導的思想意圖,寫出的東西自己都不喜歡。下班以后還得來簡書散散心瞎侃兩句,心里才感覺舒服許多。
所以如果作為職業行為就充滿了壓力與艱辛,長此以往會慢慢抹殺掉我們的興趣與愛好。以至于最后連自己內心深處的一點點自留地都會變得混亂不堪,搞得面目全非,這樣想來做這份工作也會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愛好與特長好像也是有區別的,我天生腦袋瓜兒就好使,對數學、物理等學科一學就會,學習成績也非常好。而語文成績卻不怎么樣,但是這并不能抹殺我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與愛好。
沒事兒的時候我還是喜歡看書和寫字兒,瞎想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在這個時候,我的心情是最放松的,是愉悅和快樂的。
而特長是干好工作的基礎,我理科方面的天賦和特長是遺傳基因帶來的,干什么事情一看就懂,一干就靈,這也會給我帶來愉悅和快樂。
人的興趣愛好可能不是單一的,有的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發生變化,甚至是轉移。比如現在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很快,互聯網給我們的傳統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條件日新月異,可選擇的項目越來越多,這個時候玩游戲又成為了我的新愛好。
玩游戲其實對人的大腦思維是非常有幫助的,要過關升級就得熟悉游戲中的各種套路,要組建團隊精誠合作,還得有戰略和戰術等等。
在游戲這個虛擬的世界里,在這個另外的世界,我也體會到了成功和喜悅。
在解決了生存問題,實現了財務自由之后,是否能夠根據自己的愛好轉行呢?這個決心一直下不來,轉行如果失敗了當然不會影響生存,就怕由此反而把興趣愛好給毀了,找不到初心了。
所以,我決定還是在自己現在已經熟悉的工作崗位上,輕松地工作,穩定地賺錢。
現在社會上出現了一批斜杠人士,就是擁有多重職業、多重身份和多元生活的人,他們突破了單一工作的束縛,享受著更加多彩的人生。
您“斜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