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不溜秋的四分音符
把二分音符的符頭涂黑,就變成四分音符啦!其它都跟二分音符一樣,尾巴朝上是高音譜號的音符,尾巴朝下是低音譜號的音符。但四分音符的彈奏速度比二分音符快了一倍,所以這對抬手和觸鍵會是一個考驗。
放松!放松!再放松!
唱拍時就按照1、2、3、4或者do、do、do、do這樣子來數,按鍵和數拍同時進行。這首的音符比較多一些,每四下換一次手,孩子們彈著彈著就會忘了手臂和手腕要放松,越彈越緊,導致一首彈下來會感覺手臂酸痛。只有多加練習,時刻要提醒自己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開始時可以慢一點,之后慢慢再提速。
彈出跳舞的節(jié)奏感
這是一首關于舞蹈的曲子,那么就要賦予它靈魂才能彈得生動。如何做呢?很簡單,把第一拍彈重一些,就像跺腳的那樣,后面三拍順勢輕輕地彈,給人一種輕盈的感覺,如此節(jié)奏就出來了。這么做不僅能把曲子給彈出感情,還能很大程度地解決節(jié)拍不穩(wěn)的問題,如果平鋪直敘地每個音都是同樣的調調,那么在按鍵時很容易出現僵化感,從而導致速度不均勻,時快時慢,反而會給人彈得亂七八糟的感覺。
學習建議
在學一首新曲目之前,家長或老師最好先給孩子講講這首曲子的故事背景,要通過曲子表達出什么樣的情緒,那么在正式學習彈奏技巧時,孩子就更容易去理解,彈起來也會順手很多。換個角度說,這些個初學的琴童,必須要先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才能去真正理解一首曲子,最終把曲子彈出靈魂,我們常說的“音樂表現力”也就是指的這個東西。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很少有孩子會在小小年紀就積累了足夠的閱歷,只有多去體驗生活、多去實踐,才能慢慢彌補,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自我檢討了,有沒有經常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感受這個世界?
請保持初心,別忘了為什么學鋼琴。本文由“樂來樂好EDU”原創(chuàng),在公微也會同步發(fā)送,轉載請注明出處。下篇會寫《火車》,嗚~嗚~快快跑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