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90天,見證我們共同成長(3/30)第二季
? ? 習慣了早起,原來每次回爸爸媽媽這里都要睡到自然醒,有時候即使醒來也喜歡在床上慵懶的躺著,玩手機、刷朋友圈,記得曾經買過一本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那時候總會給自己找各種理由拖拉,也因此總感覺沒有時間去完成一些原本很重要的事情,于是總是情緒很不好,甚至遷怒到孩子和家人身上。
今天看到這樣一篇文章,覺得很值得學習和反思《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文章中提到“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反思自己的生活,曾經因為不能很好的平衡工作和生活,生活一片混亂,孩子和老公也因為自己的糟糕心情屢屢被批,于是我發現孩子很多時候也會大聲喊、摔東西、甚至小時候會邊哭邊尿褲子,而面對這些我沒有很好的調整自己,往往是把孩子推到門外,讓孩子一個人反思,有一次朋友來家做客,孩子因為沒有被滿足,將餐廳的椅子全部推到在地,自己把自己反鎖在房間哭鬧,朋友想要過去安慰,卻被我制止了,當然,孩子在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平靜下來后又開始自己玩耍。但是那個時候,我并沒有真正的意識到這是由于自己的原因,所以,今天也來將這樣一篇文章記錄在自己的生活中,時刻提醒自己。
(以下內容為文章中摘抄文字,因為覺得很有意義,記錄下來)
為什么不要發脾氣?
1.一分脾氣七分害。
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制造一個問題兒童。
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后,必有一個問題父母,這是鐵的規律。
孩子的問題,幾乎都是家長的問題,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見自己的問題,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修理孩子。
再有靈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會走向消極、悲觀的世界,這是不可避免的。
2. 壞脾氣會遺傳。
什么樣的環境,造就什么樣的孩子。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斗。孩子長大后,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嚴重的很可能發生性變態、神經病傾向。
當這樣的孩子長大,為人父母時,也會繼承父母的壞脾氣,出現“發泄傷害、復制暴力”的情況。這時,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壞脾氣的犧牲品。
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3. 壞脾氣是親子關系最強的殺傷武器。
脾氣不好,讓孩子不敢親近、不敢跟你敞開心扉、時刻處在擔心受怕中,沒安全感,成長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父母脾氣越大,孩子越頑劣;父母越氣急敗壞,孩子越難管;父母脾氣升級,孩子的壞行為也跟著漸長。
鄰家有個小男孩非常淘氣難管,后來父親居然用繩子把他綁起來打,可這孩子并沒有被打服變乖,僅到三年級,他就徹底不上學了。
父母的思想教育陷入一種奇怪的慣性——他認為吼孩子沒用,就得罵;罵的“力度”不夠,開始打;后來又奉行“棍棒出孝子”。
實際上他不知道自己方向搞反了,力度越大情況越糟。
大人應多給孩子耐心、寬容和信任空間,雖然看著孩子犯錯而不馬上糾正,很考驗父母的承受力,但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糾錯的能力。
人的成長是一個不斷自我反省、自我糾錯的過程,我們應尊重孩子享受這個過程的權利。
改變壞脾氣的方法
1.把發脾氣換做溝通。
隨便發脾氣就像到處扔垃圾,是非常不好的行為。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與其發火動怒,不如好好溝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業沒寫完,不要一上來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么還沒寫?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會因此而好好寫作業嗎?當然不會,孩子會更抵觸寫作業。
如果你想達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這樣說:你不按時完成作業,我真的很難過。如果你能在半小時內把作業寫完,我會覺得很開心。
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意愿,和如果孩子這樣做,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讓感情自然順利的流動。這樣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讓家中充滿感情和溝通,而不是充滿暴力和訓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氣,看上去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實際上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當我們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時,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就會觸手可及。
2. 靜心思考,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情緒。
一味的壓抑、克制脾氣不是最好的辦法。情緒是無法壓抑的,壓抑的情緒最終會以更失控的狀態爆發。
真正的做法是,學會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情緒,認識到:我自己情緒管理不好,和孩子無關。
這不僅是疼惜自己的一個舉動,也是高效率處理情緒的實用方法,能夠讓我們的思想騰出更多“內存空間”去干有意義的事,效果非常好。
3. 學會真實的表達情緒,及時疏導。
當一個人生氣、發怒時,只要給她一個有力的擁抱,并用心傾聽、肯定她的感受,就能夠給對方帶去力量和安慰,對方的情緒一旦釋放出來,表達出來,也就自然會平靜和溫和了。
對于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做錯了事、受了委屈后,不需要指責、埋怨和打罵,而是被理解、關愛和傾聽,當孩子把內心的垃圾倒出來后,才能真正裝得進你的良言和教誨。
今天,孩子表現很好的,晨讀、幫姥姥姥爺打掃庭院,在這個過程中,他享有自己的快樂,他發現在打掃的過程中,自己無意間竟然掃出來了數字8的圖案,很是驚喜,和媽媽、姥姥分享,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帶給我們的是簡單看世界,不要把自己搞的那么復雜,你簡單了,世界就簡單了!上午孩子和哥哥玩泥巴,弄了一身的泥,自己卻樂在其中,下午陪哥哥一起去上跆拳道,每次回家都舍不得離開,好在走得時候沒有太多的情緒,路上提醒媽媽一定要注意安全,自己乖乖的睡著了。晚上到家,因為要開周檢視會、要完成繪本,想要媽媽幫忙完成,面對這種情況,媽媽和孩子發生爭執,孩子委屈,媽媽心情也不好,所以在周檢視會的時候孩子沒有發言,不過,對于今后周檢視會的調整孩子還是很愿意參與,孩子的成長遠遠大于媽媽的成長,感謝有你陪伴!兒子說,媽媽我們兩個都需要改進的就是遇到問題要多溝通,是的,溝通可以解決的問題不能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