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E第一章 60min
學術文章并不是只看懂幾個單詞和詞組就可以做題了,而是需要理解邏輯結構,從論點到論據,并不是由看到的一些熟悉的單詞發散出來的,而是根據論點收斂論述的。
- 文章有相對固定幾個結構
- 句子有相對常用結構
- 在20-40天內強化訓練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篇真題,做三遍,一遍做題,二遍分析結構,三遍定位題干。第二階段100篇,熟悉這些結構,第三階段沖刺,提高速度。
- 論點是固定的,基本就是首句,論據是可以換的,關鍵在于分析結構
### 6個月學會外語第一、二部分 30min
- 有足夠的動機把這件事做好
- 浸泡耳朵,熟悉發音
- 從感興趣的方面尋找材料,從熟悉的部分逐漸擴展理解范圍
- 練習發音肌肉,盡量模仿面部表情和動作
### 最好的告別第四章 30min
最核心的點在于,做養老院的人,和會去住養老院的人利益述求并不同步。做養老院的人,出發點是以醫院的思維出發,以老人的安全和健康為第一重要排序,其他的生活、舒適、自主等等需求都是在這個重要性之后的,相當于是附加產品,或者說是賣點而已。但是老人真正需要的養老院是另一個家,他們只是想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隨時有人可以來幫助他就好,并不希望有人隨意干預他的生活,來告訴他該怎么生活,來告訴他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所以真正的點在于,養老院為老人配備的房間并不是病房,看護人員可以隨意進出,可以打著為了他的安全和健康著想的名號來限制他的生活,這不是老人想要的,這個房間應該是以老人為主體,他需要時,他可以叫人來為他服務,當他不需要時,沒有任何人可以隨意闖入,不管他是不是在傷害自己的身體,不管他是不是在做一些違背健康的事情,他有選擇的自由。
這才是現在養老院老人不愿意去的原因,因為他們并沒有把老人當作一個人來對待,他們只是被程序所執行,這套程序的基礎是安全和健康,但是老人有選擇如何度過最后一段時間的權力,就如同他們人生中能自主的所有時間一樣,所以在這里家意味著什么?如果在家里沒有自由,就像小孩子,他會渴望出走,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這是人性的需要,人在任何時候都不希望是被別人支配的,這種感覺不舒服。
心得
學英語感覺跟學編程也有一些比較像的地方
英語和編程都是工具,需要自定義感興趣或者有用的部分,也就是動機明確,好像我的目標都有點模糊,所以動機不夠強,這樣學起來也會影響效果
找到使用環境先用起來,如果出錯了再糾正,糾錯的過程也是了解錯誤中思維偏差的過程
先熟悉核心部分,再慢慢擴展,單詞詞組,核心功能架構
Timglog 20181227 2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