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起來,發火!一大早血壓就上升,知道對身體不好。
早讀,例行檢查單詞記憶和背書情況。15個單詞,全班49人,只有15人全對,其它的都錯了4,5個,多的甚至只寫對三四個。背書的情況可想而知了。我狠狠的批評了兩個學生,因為他們基本全錯,而且態度極其不認真。兩個學生里有個女生,梨花帶雨的哭腔說:“老師,我真的很努力了,但是就是記不住,我也不知道怎么辦”。
這個同學我們暫且稱她小玉。
小玉,內斂的女孩子,不惹是生非,在上課的時候確實表面看著很認真,老師問問題,似乎也是很認真的在思考,作業也是共工整整的完成,當然錯誤很多。她是老師公認的乖乖女,但是就是這么一個乖乖女,成績卻處在中下游,很明顯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我真的很努力,當董澤琴(我們班成績最好的女生,她的同桌)玩耍的時候,我在記單詞,她在看小書的時候,我在做作業,我每天中午不睡覺,都在學習,晚上做題做到11點多”。
我問她,你怎么知道董澤琴沒有學習?你學習的時候在看她,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你中午不睡覺,下午精神不好,上課就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你晚上熬夜學習,看似學了一晚上,但是你到底做了多少事?熬夜之后影響的反而是第二天的學習。
小玉的方法不對,沒有做到事半功倍,反而進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她花了足夠的時間,那么回報她的一定是碩果累累,但是她忘記了,該澆水,該剪枝,該捉蟲的時候一項都沒有做。
當我告訴她,她只是表面的很努力,其實并沒有花一點心思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因為她不計較時間的投入和效率的比例。只是一味的花時間發呆,她可以用一個小時記5個單詞,而且還記不住。
小玉看,我并不表揚她的努力,反而說她不努力。她轉而這樣說:“我就是沒有學習的天賦,我就是笨。董澤琴是因為聰明,所以記一會兒就記住了。”
當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贊同的時候,人總是傾向于找不可控制的穩定借口——天賦不夠。
董澤琴,很機靈的一個女生,上課的時候坐得端正,老師講課非常認真,時而做筆記,時而跟老師互動,課后確實花的時間記單詞很少,但是她花了大量時間閱讀,讀英文報刊,讀英文的從書故事。上課聽講,課后作業認真做,加上大量的知識積累,才有這樣的成績。
我和小玉說完,讓她自己回去反思。
其實我們社會上總是認為自己很努力,但是不成功歸結于沒有天賦的人太多了。大多數人都是表面上的很努力,他們的努力是,花很多的時間去做同一件事,并且還做不好。他們懶得思考,懶得尋找不成功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天賦可以解釋一切,可以原諒自己失敗。
成功人士和失敗者區別在于,第一,成功者善于思考,善于做事半功倍;第二,成功人士善于利用工具。傳統的珠算和現在的Excel,你選哪個?毫無疑問,Excel ?啊,簡單,方便,迅速,準確率還高!
你努力的程度之低,根本輪不上拼天賦。如你所料,成功人士人前很風光,很早實現了財務自由——所以就開好車、住好房,帶著好姑娘滿世界玩嗎? ?呵呵,哪有這么俗套。 ?事實上,他們仍在孜孜不倦地提升自己。 ?像一個修道士一般,安靜,孤獨,極度規律:七點鐘自然醒,每天工作14小時以上,用盡一切辦法節省時間:極少出門社交,飯菜從簡,營養即可;每天早晨起來,雷打不動地在跑步機上跑步,保持身體活力。
可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