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與情感》,上一次打開這種書籍的時候,應該是大學吧。已經很少看如此小女生的書,中學時期估計非常喜歡這種17-19世紀的少女愛情故事。
偶然打開,忽覺不適應。
63c1412039ae41c8924300c7a641d1a4_th.jpg
第一,語言的轉譯問題。幾個版本的書籍,語言上明顯的時代感,男譯者不能細膩捕捉到的小情懷,還有時代感的語境,都讓人讀的不舒適。
第二,作者當時的文筆和思維狀況。二十一二歲的年紀,對于文字的把控能力和場景的塑造能力,自然不及我們現在。我們這些被各種視頻和聲音等方式呈現的生活,不免覺得書寫還不能入木三分,只能描述表達清楚。
第三,文中作者的筋骨已經顯現。對于快節奏和殺伐決斷的我們,不免瞻前顧后,沒有熱血。但,文章表現出對于生命和人生態度的審慎而負責的態度,確實讓人敬畏。
第四,欲望得體地表達,竟是如此的重要。我自己常常吃排頭灰,不就是喜怒形于色,贏了事理,輸了人情。不免教人說一句乖張,不受教。
第五,吃相好,得體,穩重,可托付,靠譜,有擔當,這些才是理性的另一個表達。與我們的訴求如此契合,只是時間和任務,已經讓我們忘了生活還可以這樣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