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的一個共同成長的好友問我:你覺得分享這個事情有什么價值么?
我說有呀。分享的目的事實上是為了展示自我的觀點。因為展示了自己的觀點,具有類似觀點的人可能就會因為共鳴而被連接起來。例如我看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遇到另一個也訂閱了這個專欄的人,就會有了共同的聊天和分享的基礎,雙方通過交流不斷產生認知的升級以及相互的促進和提升。也許之前我跟他并不熟,但有了共同的節點之后,我們被連接起來了。
一方面我們通過興趣連接,另一方面,分享的目的在于告訴別人你有相關的技能?,F在的分工變得越來越細,沒有人能掌握所有的知識。于是通過分享,我們能夠了解別人掌握了什么知識;通過分享,我們也展現了自己能給別人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分享成為了營銷自我的最好的手段。這個營銷不是吹捧自己,是通過知識結構的梳理和展現,向別人展示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日后有需要的人就能夠通過一些路徑來產生連接。
連接之后會發生什么呢?與不同的節點連接,不同節點的價值就會流經我們這個節點。這就是互聯網的價值流動的形態。例如我通過分享,得到了業內的一些有點影響力的人的賞識,他愿意帶我一起玩。那么我的節點的價值就因為我與他的連接產生了更大的增值。他帶我玩,我能夠給他創造價值,他也能夠給我帶來流量,分享產生的連接是一種雙贏的合作,而且自然而然,不斷連接的人就能夠不斷地接入到更強的節點中去。
這也是我們說要減少無效社交的原因。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或者說注意力是有限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消耗注意力,需要學習,需要分享,需要連接,如果把時間投資在無效社交上,能投入到有效社交的時間就少了,產出自然就小了。這是簡單的投資收益理論分析。至于什么樣的社交屬于無效的,我覺得見仁見智。想見的人就盡量去見,不想見的人也不必勉強維持。我想這可以成為一個簡單的準則吧。
讓我對于分享有更豐富的理解是來源于羅輯思維的一次招聘。我覺得我很向往在那樣組織氛圍的團隊里做事。我也是盡量給自己的團隊也創建那個自由,有目標感的氛圍。然而,只有通過不斷地分享,展示,踐行,才能有可能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也許有一天就能遇到另外幾個人,創立一家這樣氛圍的企業也未可知。
我只知道自己在升級的路上。還有很多細節還沒想好,也還沒很好地踐行。但這個改變讓我很愉快。這種愉快來自于成長的快樂。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會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