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詩?
??宋?·?蘇泂《長江二首》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禪心。
處暑,一年中炎熱過去的時候。
處暑,是炎熱離開的時節。古語云:“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想來,此刻南方的天氣依舊暑熱溫存,可在遼闊的北方大地上,一絲涼意,早已隨著秋風送至門前。
諺語說,“一場秋雨一場涼”。處暑時節,南方的雨水打在葉面上是“嘀嗒”的聲音,而北方的楓葉則和秋雨一樣,噼里啪啦落個一地,秋意更濃。老話說:“一度暑出處暑時,秋風送爽已覺遲。”有趣的是,在暑熱天將結束之時,“秋老虎”仍會在節令的后期來一個猛撲,用它最后的炙熱擁抱著大地。
??圖片來源于網絡
? 圖片來源于「yyj20001」攝
? 圖片來源于網絡
處暑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丨老鷹感知秋日肅氣,開始狩獵。獵獲之物要陳列為祭, 古人稱為“義舉”。
二候天地始肅丨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蕭瑟之氣彌漫。
三候禾乃登丨五谷各類農作物成熟,迎來萬物收成之季。
處暑養生
一夏無病三分虛,秋涼至,是時候小補回來了。但還不能貼秋膘大補肉食,因為此時濕氣較重,脾胃難以消化油膩的食物。下面介紹五行中“土氣”很旺的一碗家常粥,最適合處暑天,送暑補氣血 。
處暑土氣粥
?小米綠豆南瓜粥?
小米:黃色食物得“土氣”最旺,養脾健胃。
南瓜:也是黃色食物,有排毒護胃的功效,補中益氣。
百合:補金氣、潤肺氣,定魂魄。是金秋要常備的重點食材,特別是秋天容易情緒低落,“悲秋”的人,可以通過固金氣,讓精神內守。
馬蹄:即是荸薺。秋天感覺嗓子干、喝水不解渴的時候吃幾顆,熱氣立消,非常滋潤。
綠豆:不挑體質,是很好的脾胃滋補品,脾胃為后天之本,它一強,五臟六腑都跟著強了,氣色、精神也都會好起來。
【配方】
小米、綠豆適量、南瓜,百合20克、馬蹄(荸薺)7個。
(小竅門:北方暑氣小,燥氣漸起,生活在北方的人小米稍多些,綠豆少些;南方濕熱依然重,生活在南方的人綠豆稍多些,小米少些。)
【做法】
將綠豆、百合洗干凈,提前浸泡半小時,百合、綠豆先煮,大火煮開后,小火慢煮20分鐘后放入南瓜、小米、馬蹄同煮,30分鐘左右綠豆、南瓜、小米軟爛即可。
【忌】
“夜不食姜,秋不食姜”
生姜是辛散的。如果夜里吃生姜,那就是天地之氣都關閉時,還在拼命地去發散,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害。我們常用的煮姜湯治感冒的方式,在這個節氣要慎用,姜棗茶也最好停掉。但“醋泡姜”是可以繼續吃的,這就是有收斂作用的醋,將原本辛散的姜性變得平和起來。
處暑風俗
賞云丨處暑之后,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澄澈的天空中,云彩如棉絮飛羽,纖巧輕盈,賞云人無不心曠神怡。民間向來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
▲?圖片來源于「koko」攝
開漁節丨每年處暑期間,浙江沿海都會舉行盛大的開漁節,歡送漁民們開船出海。此時海水偏暖,魚蝦貝類發育成熟。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眾多鮮美的海鮮。
處暑吃食
梨丨“處暑秋梨最養人”。在逐漸步入干燥的季節,長輩們總會讓孩子多吃梨。切成片,用簽戳起一塊一口咬下,爽脆多汁,清甜滋潤。梨子還可以榨汁、燉煮,對脾胃虛寒的人最好。
??圖片來源于網絡
? 圖片來源于「來點葉綠素-大迷糊」攝
山楂丨老人說,處暑要吃酸。紅瑪瑙一樣的山楂果,洗凈咬一口,酸酸甜甜,開胃又消食。山楂也是每個人的童年回憶,冰糖葫蘆、山楂餅、山楂糕、果丹皮……還可以做汁、醬、酒。
??圖片來源于「aryy 」攝
? 圖片來源于「雪上陽」攝
吃鴨子丨秋鴨肥美,味甘性涼,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傳統。嫩滑的白切鴨、酸甜的檸檬鴨、飄香的烤鴨……在北京,至今亦保留著處暑吃百合鴨的習俗。
小時候,長輩為我講解處暑時節,懵懂間唯獨記得生動的“秋老虎”。如今,當雷雨帶走最后一絲暑熱,秋風送來清涼入夢,我忽然明白,大自然的更迭,需要我們用身心去感受和銘記。來吧,讓我們揮揮手,和炎熱說再見,敞開懷抱,擁抱涼秋。
圖片來源于「koko」攝
快快微信搜索?ID:正能量收獲?關注后
回復 “答案” 即可知道答案哦!?
或者長按下方的二維碼識別后即可關注
關注“正能量收獲”,收獲正能量
人生需要正能量,這里有關于養生妙方、勵志短文、行業資訊、吃喝玩樂、民生新聞、心靈成長等方面的新鮮資訊。多多接受正能量,塑造陽光心態,成就自我,惠及他人!
閱讀原文:http://gainpower.blog.163.com/blog/static/262038031201672484616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