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富有爭議的皇帝就是秦帝國的創立者贏政,這是富有傳奇的皇帝,統一華夏的偉大事業就足以讓他名垂千古,更別說那些偉大的創舉,反對分封,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郡縣制,中央集權,建立起天下一統的思想,至今我們的制度都與其相似。
我一直喜歡研讀歷史人物,喜歡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行為,挖掘密密,可以更好認識歷史人物,豐富自己的智慧,讓自己更好的生存,這是我的初衷,文章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秦始皇嬴政,是歷史極其少有的明智之君,也是歷史最俱震懾力的君主,雄才大略,謀略無雙,中國歷史少有這樣的人物,世界歷史上,也是鮮有與之堪比的人物。
說起秦始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老爹和老娘,這倆人給自己的孩子創造極其艱難的生活環境。
先說秦始皇他老爹吧!名叫子楚,就是莊襄王,這個老爹干了三年便掛掉了,還留下了權臣呂不韋。
呂不韋因一手操控運作子楚稱王的事業,使得毫無希望的子楚登上了秦王之位,所以子楚對呂不韋是毫無顧忌的大加封賞。呂不韋身兼多職,丞相職位,又為文信侯還兼任太子太傅,于是呂不韋權傾朝野,后來更是秦始皇親政的一大絆腳石。
在說說秦始皇他老娘趙姬,據說以前就和呂不韋有一腿,莊襄王死后,據說經常以政事為借口,和呂不韋進行魚水之歡。
呂不韋還是一心向政,這是個有理想的男人。女人三十如狼,四十是虎,呂不韋心力交瘁,抗不住太后趙姬的身體需求,呂不韋苦苦糾結,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送一個假太監。
于是我們的嫪毐同志就出現了,據說這個人的丁丁非常大,估計也是超過了十八公分,婦人們都喜歡與他滾床單。據說把嫪毐的丁丁放在車輪里轉動,也不會受傷。太后聽到后,想要與嫪毐滾床單,于是呂不韋就以太監的名義,就把嫪毐送給了太后趙姬。
嫪毐用自己身體征服了太后趙姬,不久之后,太后趙姬就懷孕了,怕泄露秘密,就搬到雍州宮去住了。兩年里,太后趙姬連生倆個孩子,太后說嬴政死后,讓嫪毐的孩子繼承王位。
之后,太后趙姬又給嫪毐大封爵位,封為長信侯,給河西太原郡作為封地。政事大小都取決于嫪毐。嫪毐更是比呂不偉囂張跋扈。
嬴政自13歲登基,22歲親政,親政之前這段歲月里,連傀儡都不如,但嬴政默默無言,努力精進自己,不親近女色,博覽群書,研習各種學問和儲備自己的勢力。
公元238年,22歲的秦王嬴政要施行加冠之禮,這事標志著秦王嬴政,要成為真正的大秦帝王,要親自掌控權利,治理國家了。這種情況下,必然要收回嫪毐和呂不偉手中的權利,除掉他們一黨是勢在必然。
四月份,秦王嬴政舉行冠禮之際,嫪毐盜用了秦王玉璽和太后趙姬玉璽征伐縣卒,衛卒和騎兵等軍隊發動政變,向秦王贏政居所進攻,企圖殺了秦王嬴政。
秦王嬴政派遣相國昌太君和昌文君率兵去鎮壓嫪毐叛亂,與叛軍在咸陽大戰。咸陽城的老百姓聽說,嫪毐這個家伙造反叛亂,也幫助秦王兵和嫪毐兵爭戰,最后嫪毐兵敗。
參加叛亂二十多人,全部被殺,車裂了嫪毐及其家族,其門下舍人,發配到蜀地的有四千多家,同時把太后趙姬幽禁在咸陽宮,殺掉了她與嫪毐的倆個孩子。
很多人都說秦始皇過于狠毒,歷史比秦始皇狠毒多少倍的不知有多少,就算天可汗李世民也是把哥哥和弟弟一脈的相關人員,全部都屠殺的干干凈凈,一個不剩。
殺了嫪毐,不殺他的孩子,長大后無異于給自己埋了一個定時炸彈。流放門客也是無可厚非的,你把敵人放身邊,不定時的行刺你怎么辦。
第二年,秦王嬴政以呂不韋給太后趙姬送假太監為借口,免去呂不韋的相國職位,遣出都城,往河南封地去。由于呂不韋是一代名相,別的諸侯國都委派使者慰問他。
秦始皇除掉呂不韋的時間很合理,剛親政還需要學習,自己能掌控朝權了,就除掉他。如果當初繼續除掉呂不韋,害怕狗急跳墻,剛剛平定嫪毐之亂,需要先穩住他,所以才第二年提起嫪毐是呂不韋推薦的,讓他受到了牽連,趁機剝奪他的權利,這一年里也可以分化他的黨派。
呂不韋還是非常有才能的,秦王嬴政害怕呂不韋成為他國的助手,且呂不韋了解秦國內部情況,就寫了一封信,指責他。
秦王嬴政信中說:“君何功于秦,而封戶十萬?君何親于秦,而號稱仲父?秦之施于君者厚矣!嫪之逆,由君始之,寡人不忍加誅,聽君就國。君不自悔禍,又與諸侯使者交通,非寡人所以寬君之意也。其與家屬遷徙居蜀郡,以郫之一城,為君終老。”
呂不韋接書讀完,大怒:“我冒著家破人亡的風險扶持莊襄王,誰的功勞有我大,太后先跟我睡了,然后才懷孕的,你是我的孩子,還有誰能比我親,秦王為何要如此負我呢?”
過了一會兒,呂不韋又說:“我是商賈之子,陰謀人國,淫人之妻,殺人之君,滅人之祀,皇天豈容我哉?今日死晚矣?”于是就喝了秦王嬴政賜給他的毒酒,然后就掛掉了。
除掉呂不韋,秦始皇嬴政的手段玩的溜,先除掉你在朝廷中的影響力,剝奪你的權利,然后把你貶回封地,還算夠仁義,反抗就會少點,然后再把你遷徙到其他地方,你也只能順從了,最后在途中把你殺死,一步步降低你的反抗之心和破壞力,到最后你完全在我手中的時候,就下手了。
秦始皇責難呂不韋那段話,也不過是個借口罷了,好讓你知道,我不會弄死你,你就乖乖的聽話吧!降低你的反抗心理,然后呂不韋近入了死亡之淵,秦始皇一開始就要殺掉呂不韋的,這樣的套路,更能降低風險和反抗破壞。
呂不韋的那段話,是存在問題的,很多人以此來說明嬴政不是正統,以此來抹黑秦始皇,但是現在史學家已經證明秦始皇不可能是呂不韋的兒子,有興趣的可以查閱資料。
很多人都說換做一個其他人,有了六代的根基也能統一六國。首先就存在一個問題,那個人是不是能呂不韋和嫪毐手里奪回權利,這是大大的問號?
其次那個人是不是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權傾朝野的倆大人物極其黨派,最后能不能善后都是個問題。
你沒有足夠的智慧,連權利都沒有,你何談統一天下,給你天下又與你何關,東漢王朝和晉王朝不就是最好的證明么?
年輕的嬴政開始了統一之路,法令嚴明,賞罰分明,不屠城不侵擾百姓,你看后世有幾個不屠城的帝王?知錯就改,李信伐楚兵敗,馬上放低架子,親自去請告老還鄉的王翦,如此明智的帝王,歷史上能有幾人?
當然秦始皇搞的項目太多了,秦直道,長城,秦始皇陵,水利工程等等,又北拒匈奴,開拓百越。這是功績也是過錯,連年的征戰,百姓需要修養生息,這些大項目,作用巨大,但需要慢慢來,秦始皇太著急了。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對于秦始皇,更是頗具爭議,以上文章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