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投資思考002:ROE、分紅與增長》的思路,
在ROE、分紅率、PB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凈資產、盈利、市值的增長率都是,
g=ROE*RR,
其中,收益留存率RR=1-分紅率PR
由于市值和盈利的增速相同,因此PE也保持不變。
因此在這種前提假設下,用PB與PE來估值和選股是一樣的。
但如果不是這么理想的情況呢?
假設因疫情影響,A公司2020年凈利潤突然下降,僅有2019年的50%,而B公司由于生產口罩,凈利潤增長到2019年的200%,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兩個公司的市值和2019年相比都沒有變化,PE顯然會劇烈變化,而PB則只會輕微變化。因此PE比PB會更靈敏地反應業績變化。
有不少投資者,特別關注業績的變化,比如業績預增、業績預告來進行買賣操作,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這方面,騎行夜幕統計客 給了我很多營養,他的雙增、單增股池我每每都是第一時間關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關注業績變化外,需要關注每一次業績變化是一次性的還是趨勢性的;業績變化是否已經體現在了股價變化中(公告出來是否利好兌現反而下跌);這個股票是否屬于周期股;等等。
對于周期股而言,業績在不同年份的變化比較大,因此,PB估值比PE估值更為合適。甚至,有人說過,周期性公司,在周期的頂部,業績特別好,PE特別低,由于未來周期下行,卻是應該賣出的時機;而周期的底部,PE特別高,甚至因為業績虧損,PE為負數,卻是應該買入的時機。
有很多軟件可以查看,一個公司股價的PB或PE的歷史分位值,有時我們也會發現,有的公司的PB在歷史上屬于較高分位,而PE在歷史上屬于較低分位,這可能就是受短期業績上漲的影響。因此,同時考慮PB和PE,有助于正確了解一個公司股價的估值水平。
有人說,凈資產僅是歷史形成的一個賬面值,所以PB是不是沒有意義。資產的重置價值更有意義。
我自己的理解是:
1、在遵循會計準則的基礎上,凈資產反映了公司歷史以來投入用于再生產的資本。同一個行業(比如釀酒類公司)的不同公司,如果成立時間不是差的太大(比如一個20年的老公司和剛成立的新公司就差異太大了),扣除掉負債的影響后,凈資產的重置價值和凈資產的比例可能是接近的。比如1塊錢凈資產都對應著差不多2元的凈資產重置價值或市場價值。
在這個情況下,同行業內的公司用PB進行比較是有意義的。不同行業之間可能因為行業差異,凈資產的重置價值和凈資產的比例可能有較大的差異,所以我們跨行業比較兩個公司PB要注意。
2、PB高還是低,不能將兩個公司簡單對比。PB的高低與否,是在一個確定水平的ROE和分紅率基礎下來考慮的,高的ROE可以支持高的PB。比如《投資思考002:ROE、分紅與增長》提到的M公司,30%ROE,50%分紅率,可以支持13.39倍的PB。而10%的ROE,在同樣的分紅率和折現率下,可能就只能支持不到2倍的PB。
PB用到了凈資產,ROE也用到了凈資產,凈資產如果有小的誤差,一定程度上可以抵銷。
凈資產本身的準確與否是一回事,更關鍵的是,在給定的ROE水平和分紅水平下,去考慮PB是高是低。此外,投資決策時,最好的是明顯的高或者低,這時候,凈資產本身計量準確性的影響就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