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提到孩子在兩歲的時候進入人生的第一個逆反期(俗稱寶寶叛逆期)。這個逆反問題,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頭疼:孩子不聽自己的,你說向東他往西,你說這個事情不能干,他偏偏要做,你說危險他偏要經歷下危險,你說該睡覺了,他偏偏要看電視......總之讓我們感覺孩子像變了一個人,我們要求的事情他總要對著干。那與處于第一逆反期的2歲寶寶怎么相處,是很值得大家探討的問題。
2歲,我們跟他講道理?不行。我們跟他武力對決?還是不行。最不妥當的做法是武力鎮壓,這樣會使孩子激發起一直與父母對抗下去的動機,或者對武力妥協后形成懦弱退縮的性格。
面對孩子的第一逆反期,家長首先得懷著從容的心態對待,認識到這是孩子“自我意識萌芽,走向獨立的欲望滋長”的必然發展階段,這是孩子的成長,他的逆反抗拒,是他心理迅速成長的表現,也是他獨立性和自信心發展的好時機。
面對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說不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就任由其發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呢?不是的,畢竟2歲的孩子,他做事情不會考慮后果,更不會區分對錯,危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們在這個時候要想辦法制止其危險行為。
為了讓寶寶順利度過逆反期,作為家長的我們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學習的。
1:尊重孩子的特殊感受
昨天賢哥愛上了新玩具:拖車,自己在那里玩得不亦樂乎,很是沉迷啊!以致到點出去曬太陽了他也不撒手。“bb棒,我們要出去玩了,媽媽抱你好不好?”不為所動。“小狗狗,我們是要出去曬太陽的人啊,走吧,我們回來再玩”?還是不為所動,貌似根本沒在聽我說話。“寶寶,你很喜歡這個拖車啊,玩得真好,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這車子,先停一下可以么?我們曬個太陽再回來玩”這會兒他終于抬頭看了一下我,然后伸出小手要抱抱,我們就這樣愉快地玩耍去了。其實畫風沒那么和諧,在我說第二次他還無動于衷的時候,我已經非常強硬地把那拖車搶走并藏進了雜物間。這是錯誤的做法,我在干涉他的獨立和專注,我沒有尊重他,并壞了他的好興致。
2:微笑回應
微笑可以架起溝通的橋梁,它有一種效應,可以感染每個人對你微笑。寶寶2歲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還很有限,表述過程難免會斷斷續續,此時我們要有耐心,對他報之以微笑,鼓勵寶寶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說出他的想法的可行和不可行之處,從而達成一致的行動。慢慢地,孩子也不著急了,得到鼓勵的他們,更容易對著我們說出自己的心中所想,也會慢慢地學會以平和的態度和別人相處,遇事不焦躁,會傾聽,這對營造良好的親子溝通模式很有用......
3:把話說在前頭
這個跟立規矩很像,賢哥很喜歡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但是對那么小的他來說久看電視會影響他的視力,怎么辦?曾經我們苦惱過,也曾強行戒過吃飯看電視的習慣,結果可想而知,他居然“絕食”抗議。我們在他面前似乎沒有招架之力。后來有意識地對他說“我們看電視最多不超過30分鐘”,并在他吃了好一會兒才打開電視,往往在20分鐘左右我們就可以結束吃飯這個大工程了。然后給他看多一會兒,到點說“時間到,我們要關電視咯”,說完立即關掉電視并且做了個很夸張的嘴型說“毛咯,電視被關掉咯”,加深其印象。幾次下來,賢哥就習慣了,也不哭鬧。好期待他會說話時,到底會怎么回應我們的“約定”。
4:以假裝忽略的方式搞定寶寶
這招挺絕。孩子都有一種想被重視的心理。在他玩玩具很入迷的時候,往往會忘了時間,忘了洗澡,睡覺。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假裝忽略的方式 把孩子吸引過來。如寶寶某天玩小車很入迷,到洗澡的時間了還不肯放下玩具,媽媽可以走過去說“寶寶你自己先玩一下哈,小車要去洗澡了,媽媽先帶它去洗”,這會寶寶估計會說“媽媽,我也要洗澡”,ok,完勝小怪物。
5:利用寶寶的逆反心理
既然寶寶逆反,那我們就反其道而行之,反反得正。達到我們的目的。比如寶寶如果不愛吃飯,到飯點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說“寶寶,我們要吃飯了,你不想吃飯,就自己一個人去和小熊熊玩哈”,這會兒十有八九寶寶會屁顛屁顛地跟在后面要吃了。
孩子逆反有絕招,愿每位父母都能好好陪伴孩子度過這一特殊時期。所有的一切都是機會,我們好好實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