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站上講臺至今,已18年,上了多少堂課,教了多少學生,已算不清楚,只有對學生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敬意永留心間。身為一名教師,一直想成為無愧于學生的教師,無愧于學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是否能做到“德高為范”,知識淵博,教學方法得當?每當站在講臺,面對著那些可愛的學生,我總是在內心一次次拿這樣的問題來質問自己。本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愛,我在探索著,嘗試著,反省著。
為了開好頭,每一屆學生的第一次課,我都認真準備了PPT,備好緒論課,讓學生明白英語學習的目的,學習方法,并在課堂上一直灌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為了鼓勵學生多看報紙,擴大閱讀量,我自己堅持閱讀《21世紀英文報》13年,并且,將一些新聞,做成PPT,帶到課堂上來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欣賞。為了講好每一堂課,為了每一次課學生學有所獲,我都認真備課,廣查資料,反復修改課件,記得2010年至2011年兩年間,給全校英語成績最好的A級班授課,深知重任在肩,為了不負這些優秀學子,備課之凌晨一兩點乃家常之事;為了鼓勵學生背會文中精美句子,我總是自己先把文章整篇整篇地背會,我給學生背,讓學生核對書來檢查我,告訴學生:“我能,你也能”,從而豎立其自信。為了不愧學生,在課余的有限的時間里,我不僅努力提高英語專業水平,還大量閱讀誦讀中國經典書籍,來豐富自己的學識,用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來作為自己教學的指揮棒,我深知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成一條江,這樣才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蕩滌陳腐,永往直前。
我愛學生,當我成為母親的時候,我才真正抓到了對待學生的那種感覺,那就是一種帶著母性的愛,原來,我對學生的愛,是來自于我的內心,在我的內心深處我是將我的學生視如親生孩子,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有經驗有教訓,從而反思自己的教學:愛學生,就要允許學生犯錯誤,等待其改正,提供其成長的機會。雖然英語是一種語言,作為一名語言教師,但,我深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內在涵義,故品質教育,大愛教育始終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心懷著愛,帶著“教書育人”的夢想,憑著這份愛和夢,我一路走來,回顧我的教師生涯,我沒有驕人的學歷,只有埋頭苦干的經歷和從中打拼出來的一點實力。
長期以來,我堅持教學相長,教研相益,在崗學習,自主發展。教育在我心中有崇高神圣的地位,是職業、也是事業、更是偉業,我要時時刻刻維護它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