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決定去了今年的上海書展,有幸聽了羅胖羅振宇新書發布的演講。演講挺贊,隨手記一些印象深刻的點吧。
1.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是創業者。區別可能是,有的人創的“業”是一個公司,有的是自己本身。一個手藝人可以在多個平臺找到買家,出售技藝(打掃房間,做飯,開車,設計等等),無須服務于一個特定的公司。不一定能拿到更多薪水,但更自由?!白杂?對不少人來說,已經成為一個工作寶貴的衡量標準。
2.這個時間變化飛速,做職業規劃可能并沒有什么用。你要做的,是打造好自己,讓大家都喜歡你。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周圍的人,無論是職業水平上還是為人處世上,讓更多的人需要你。而最簡單的評判標準是,周圍有人去創業了,會不會叫上你。
3.人的價值可能成為產品的核心價值?,F在炒得很火的產品和節目,很多都離不開“人”。錐子手機的成功源于羅永浩的個人魅力,能吹,吹得好,大家愿意并期待著聽他吹。中國好聲音如果沒有幾個有化學反應的導師坐在那里互掐,也就少了很多看點。百家講壇的名師大師保證了節目的信任度和收視率,小咖秀需要有搞笑愛演的人撐起來。
4. 相信時間的力量。其實中國不缺創新,缺少的是持之以恒做一件事的毅力。時間會積累出信譽,感情,忠誠度,權威性。堅持下去,就可能成為經典。比如日本的紅白歌會的例子,每年新年前夜日本都會舉辦歌唱晚會,由當年日本歌壇中最有實力和人氣的歌手進行男女分組PK。形式非常簡單,并無新意,但至今做了60多年,卻一直很火。我想這就是所謂的量變成質變吧。生活中其實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想起微博上的一些人每天都做一件小事,比如畫一張黑色幽默的漫畫,或者拍一張和“X"有關的照片,日積月累之后就形成了可觀的作品量,后來甚至去了國外展出。
稍微引申出去些。這些堅持的事,有的可能是和一個具體的目標掛鉤的。這樣很好,你會感到一步步接近目標的欣喜;有的可能是"盲目”的:我就是想做這個,并沒有期待有什么結果,只是喜歡而已。我想這樣也不差,堅持一段時間后,說不定時間會給你驚喜,或許是get意外技能,或許一不小心做出了知名度,或許結識了一幫和你同樣有怪癖的朋友...我覺得,也挺好。
其實最近就在堅持做一件“盲目”的小事,在荔枝電臺錄書。高中時很喜歡聽秋微的電臺《城市日記》,當時就想以后能兼職做電臺就好了?;ヂ摼W時代的美妙之處之一是,你可以簡單地玩一些曾經需要一定門檻的東西,做得不專業也沒關系。于是,我從最簡單的念書做起,逼自己讀書的同時,也幫一些不想翻書的人解解悶。有興趣可以聽聽 FM1988569,Achen碎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