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父母經營這一個小門頭,每年大年初一,爸媽和弟弟都回老家過年,我都要在家看門。所以,我對于春節的記憶就是大年初二在姥姥家一家人熱熱鬧鬧的聚在一起。
2012年嫁人,之后有了孩子,還是盼望在姥姥家的團聚。姥姥姥爺一共有六個女兒,沒有兒子。所以,全家人也都盼著這一天一起熱熱鬧鬧的團聚在一起,兒女們歡快,兩位老人也很期待。這幾年也舉辦過家庭聯誼會,就是以家庭為單位大家在這一天,表演才藝、回顧過去、暢想未來……難忘的鏡頭有很多,很多人也實現了新年的愿望。
2017年姥爺姥姥相繼病倒,他們身邊已經離不開子女的照顧了,大家也都沒有了以往的心情,所以我們今年就是簡單的吃完中午飯就解散了……
七十四歲的姥姥七十三歲的姥爺都老了,我們的父輩在五十多歲了,自己的孩子五歲多了,曾經自以為年輕的八零后一代主動讓位了……感嘆歲月的流逝,感嘆人生的變幻。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父母的父母也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中國的農民,這個稱呼所包含的凄涼,只有有理智的中國人才能體會的到。我的家庭是億萬個中國農村家庭的縮影。互聯網時代,咨詢發達了很多。我們可以更近距離的觀察和我們沒有任何交集的社會上層人士,明白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仿佛對他們的生活很熟悉一般,其實在現實生活中,貧富差距在一步步增大。
我的五姨,是個勇敢堅強的人,雖然是初中文化,但是在眾多的生活磨練之后她的酸甜苦辣經常化作一首首小詩滋潤著我們,給我們帶來很多驚喜。她自己也在其中品嘗著自己眼淚與歡笑。
自從2017年春節前,我讀了一篇關于春晚的文章后,就不再追著一直跟隨了若干若干年的春晚。確實,批評不自由,贊美無意義。時代在發展,希望中國農民能擁有更好的明天。
我有一個夢想,有一天能用自己的文字記錄我的家族,記錄在歷史進程中每一個個體的生命歷程,記錄每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今天讀到一句話,很有感觸,在民主的美國不是天堂,在專制的中國不是地獄,唯有上帝的拯救臨到的地方才有真正的平安。
比較凌亂的記述,請大家包涵。
(不可貪心,不可行義過分)